当前位置:

东安县实行“六包”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红网 作者:谢景林 编辑:闵美颖 2012-06-29 19:51:53
时刻新闻
—分享—

  抓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领导能力的一种实际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习近平同志指出:“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
  
  一、推行“六包”责任制的原因
  
  近年来,湖南东安县各级各部门加大了抓落实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个别部门和个别领导干部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不着力抓落实等现象。为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东安以“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六包”工作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和每个县直机关单位、乡镇场包一个重点村(社)、一个重点项目、一个重点企业、一处城区街道路段、一名信访老户、一宗重点矛盾纠纷),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深入农村、带着思考深入实践、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切实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能力,改进了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做法
  
  1、包重点村社强基础。“四深入”活动以来,56名县级领导、127个联村单位负责人和2000多名工作队员深入全县19个重点村和6个社区,帮助指导各村社抓班子带队伍,强阵地夯基础,搞建设谋发展。一是选优配强村级队伍。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村两委班子“双带”能力不强、作用弱化等问题,从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了247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实现了“一村一大”目标,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二是加强基层阵地建设。通过“财政投、乡镇筹、部门扶、社会捐”等多种渠道筹资500多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在村干部家里办公、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党员活动没有阵地、村民开会没有场地、村民有事找村干部难等现象。三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重点示范村7个,芦洪市社塘片和水岭乡冷山片等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乡镇清洁工程,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进一步推进“五年绿色行动”,全县共完成造林3.16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20万株,打造了3.7公里的永东公路林业示范带。
  
  2、包重点项目优服务。始终把开展“四深入”活动与“项目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围绕项目落地、进展、成效抓服务,保障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围绕落地抓服务。大力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考核标准、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做到每个项目和每个环节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跑、有人督,推动了项目落实。全县确定的116个新建项目开工61个,东安一中扩建、白牙市工业园管网建设、东莞鸿意建村、红狮水泥、原武装部综合开发、沿江西路、汽车总站等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加快进度抓服务。设立项目建设进展公示栏,明确项目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分段抓落实。联系重点项目的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为加快推进东安县科技光伏产业园建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此外,联系芦江水库、永东城际快速专用通道、东芦公路、紫水新城、沿江西路综合配套改造等项目的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也经常深入项目,加大协调服务,确保了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三是跟踪问效抓服务。加大项目跟踪、督办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展,真正做到殚精竭虑想项目、扑下身子抓项目,项目建设成效喜人。今年1-5月,全县136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5亿元,完成税收2643万元。
  
  3、包重点企业增活力。结合“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把“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为经济发展清障、助力、提速。一是排忧解难促发展。56名县级领导联系全县38家重点企业,经常深入企业走访,了解掌握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县纪委(监察局)明确1名纪检监察干部联系一个重点企业,实行“亮牌保护”,建立“绿色通道”,畅通企业发展渠道。今年以来,通过走访调查,全县共梳理企业融资、项目建设和验收、用地用工、企业发展环境、优惠政策落实等8大类50个问题,已解决35个。二是提升效能促发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分类清理,简化程序,细化办事指南,切实做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创建了一批“群众满意窗口”。今年1—5月,全县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2150件,办结12029件,办结率99%。三是改革创新促发展。出台《关于对全县企业实行“无费”“无检查”管理的通知》,实行零距离服务、零投诉治乱、零缺位问责、零折扣促优、零问题创新的“五零工作法”。在县电视台及《东安新闻网》上公布全县150名领导干部的电话号码,营造了发展环境最优、行政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的政务环境。
  
  4.包城区街道树形象。以八角街综合管理及样榜街创建工作为契机,实行“一条街道,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若干个责任单位,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打响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攻坚战,争创省级卫生城市。一是以治脏保整洁。制定出台《门前“四化”包干管理暂行办法》、《城区街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周五卫生日制度”,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模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保洁,垃圾乱丢乱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以治乱美市容。严格落实《县城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广告、标牌的设计和布局,强化主干街道、重点部位的亮化工程,清理户外广告牌580多块,整治乱搭滥建和违章建筑28处。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整治乱挂、乱摆、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三是以治差规秩序。重点整治城区超速行驶、闯红灯、违章掉头、争道抢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完善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四是以治破强设施。计划投资6000万元,对县城主要街道实施“白改黑”,对背街小巷实行提质改造。新建垃圾中转站2处,公厕2座,大树进城5000余株,补种绿地5万平方米,庭院、小区和机关单位“四化”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5.包信访老户解难题。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包案下访,进村入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是事有人管不推责。全县共梳理并交办信访积案34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案落实“五个一”和“五包”责任制,确保件件有着落、处理有结果、事事有回复。二是事要解决不拖延。县级领导包案后,逐一与信访老户结成对子,经常走访慰问,帮助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走访调查,找准了问题的根源,推动了信访积案的化解。县财政投入200万元设立信访救助基金,解决了一些法律、政策之外,情理之中的疑难问题,一批上访老户息访息诉。三是人要稳住不失控。对于一些无理缠访、闹访的信访老户,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采取“人盯人”的方式落实稳控措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62户信访老户无一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登记挂号,实现了“三个零指标”管理和“七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
  
  6.包矛盾纠纷促和谐。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贯穿于“四深入”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活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深入排查知民情。活动开展以来,包案领导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1380余次,走访群众8360余人次,接访390余人次、下访3170余人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上访群众堵大门为下访干部进家门,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二是结对帮扶暖民心。所有县级领导带领全县127个县直单位、18个乡镇场、2096名机关干部,共结对帮扶509个村、6个社区、38个重点企业、136个重点项目、2264名困难群众和职工,落实帮扶资金130多万元,帮扶物资70余万元。三是化解矛盾解民忧。从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事关民生民计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解群众疾苦、帮群众急需、化群众忧愁、为群众办实事,推动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目前,交办的32起重点矛盾纠纷,已成功调解18起。
  
  三、成效与体会
  
  推行“六包”责任制,将广大党员干部直接推到各项工作一线,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有效改善,强力推动了“五个东安”建设。
  
  1.在深入基层中体恤了民情民意,锤炼了干部作风。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基层和一线,与群众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与企业一道探索发展思路。主动走进农村,服务群众;走进工地,服务项目;走进企业,服务发展,在实践中谋划发展的思路,增长服务的本领,真切地了解基层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怨,培养了群众观点和群众情结,心与群众贴得更紧了,情与群众联得更近了,自觉地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进一步集中了民意、服务了民众、体恤了民情、赢得了民心。

  2.在为民服务中改善了民本民生。全县各级各部门将“四深入”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县直18个建设扶贫工作组的36名工作队员,吃住在村,他们针对各种问题积极寻找对策,努力帮助解决。全县下农村(社区)干部共捐款捐物折币200余万元,帮助修建村级公路32公里,维修型号水库24座、骨干山塘179口。通过召开“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达成用工意向4100人次。
  
  4.在创先争优中推动了经济发展。广大下基层干部以“四深入”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重点指导了基层党组织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党组织分类定级、党建示范点、党员发展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基层基础,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49.2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总产值64.1亿元,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5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3.05亿元,增长25.3%;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增长4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310元和4490元,增长15.5%和20%,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稳中求进、进中求快的良好态势。
  
  (作者系中共东安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谢景林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12/06/29/45615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