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我可以改变我个人命运。”
“希望兄弟们将来都能成长为管理人员。”
日前,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与行业巨头美团展开正面竞争。21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作为“新人骑手”亲自送外卖。随后,还自掏腰包请骑手们吃火锅,在席间,他说了上述话语。
说起互联网平台间的大战,可能不少网友还记忆犹新。
比如,2014年的网约车大战,滴滴和快的4个月双方共烧20亿,全民尽享“免单”盛宴。2015年初双方握手言和,宣布合并。
又比如,2017年的共享单车大战,摩拜和OFO各融资超百亿人民币,迅速占领流量入口。
再比如,2019年的百亿补贴大战,拼多多与淘宝特价版和聚划算开展新一轮电商大战,纷纷依靠“百亿补贴”争夺下沉市场。
如今的这场外卖大战已不是过去单纯的争夺流量入口的竞争,而是一场对存量市场、数据资产的竞争。
在即时零售市场,随着用户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市场饱和度越来越高。各平台不得不从争夺新用户转向争夺现有用户的时间和钱包份额,美团和京东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两大巨头,都希望在这片存量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美团推出“闪购”,加大在零售、生鲜、买药等非餐饮品类的投入,打破现有业务边界,扩大市场份额;京东选择在外卖领域发力,寻找新增长点,通过“秒送”业务发展为京东主站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不管具体竞争方式是什么,若在竞争过程中,企业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则可能引发市场秩序混乱。例如,让骑手进行“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损害商家的自主选择权,也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在外卖大战白热化之际,骑手权益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京东《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中,就指出某些平台“十几年不为任何一名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用强大的算法对骑手极尽压榨”“在约60% 以上门店都不赚钱的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丝毫不顾餐饮从业者的艰辛和挣扎”“纵容和鼓励幽灵外卖大行其道,丝毫不顾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
平台经济的大体量决定了其社会影响力远超传统企业,外卖平台连接着千万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其经营行为直接关系到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业竞争中不应逾越的底线。
过去几年,外卖骑手的劳动条件、安全保障和福利待遇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这场新的竞争中,京东承诺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优先安排骑手对象工作等,这不仅是对骑手劳动权益的尊重与保障,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
骑手作为外卖行业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行业的根基就会动摇,只有让骑手感受到尊重和关怀,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企业与骑手的共赢。
可见,坚守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欢迎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更期待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向善竞争”——谁能为骑手提供更合理的薪酬体系、更完善的安全保障和更有尊严的工作环境;谁能根据商家规模实施差异化佣金政策,提供更精准的流量支持和更公平的价格体系;谁能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配送质量,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赢得社会的尊重。
此次外卖大战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层次探索,企业的胜负不再取决于单一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而是看其能否构建多方共赢的价值网络。
未来的平台经济领跑者,必将是那些既能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商业效率,又能通过责任重构实现社会价值的企业。
因为,真正的商业成功永远建立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基石之上。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佟秋月
编辑:黄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