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群众不讲理,而是干部不愿耐心细致讲清道理。
现在一些干部总在一味埋怨群众蛮不讲理,群众工作难做,总觉得做起群众工作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没有把政策道理讲清讲准讲透。有的缺乏政策水平、工作艺术和表达能力,政策说不清道不明;有的遇到问题三言两语、只言片语甚至冷言冷语;有的因怕群众掌握政策而隐瞒截留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甚至讲歪理、谈缪误,使群众产生误解,引起思想混乱。一些群众有话无处说,有理没处讲,有气冒处泄,上访找“大机关、大领导”便成了他们的自然选择。讲透政策道理,是群众的愿望,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讲透道理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智慧,更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只要我们该讲的政策讲明,该讲的道理讲透,群众还是认理的。
二、不是群众不守法,而是干部不会合情合理依法行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和权力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力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扩大,依法维权的自觉性逐渐提高。这些变化对我们基层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我们不少同志做群众工作仍在沿用过去的老观念、旧方法,习惯于发号召、下命令,习惯于凭经验、想当然,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想问题,办事情从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的狭隘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部门利益至上,“三乱”行为屡禁不止;有的推进工作靠“霸蛮”,动不动就是强征强拆,强处强罚,不但加大了工作难度,也侵犯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激化了干群矛盾。法律是准则,政策是生命。它事关党群关系,事关人心向背,事关长治久安。我们当干部的唯有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政策办事,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三、不是群众不服管,而是干部不能有的放矢管好自己。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群众难管”,“越来越不听话”,叫做“有田有土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一有事情就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出了问题要告你。”总寄希望于上级出台硬政策、硬措施,为他们提供管理群众的“尚方宝剑”。群众难管固然有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一些干部没有首先管好自己,自我约束不严,自身形象不佳。有的官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价值观念错位,“老爷”作风十足,对待群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有的玩物丧志,打牌赌博成瘾,追逐奢靡之风,变着法子吃吃喝喝;有的为群众办事,利用职权索拿卡要;有的作风飘浮,当“葫芦式”干部,对群众的事情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如此一来,干部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群众自然不会买干部的帐。我们干部只有先管好自己,树立起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服、拥护和支持。
四、不是群众好闹事,而是干部不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实践证明,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势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关键是要以人为本,为群众办好事。分析近年来众多上访事件,不难发现,大多数信访群众不是无理取闹,不是“刁民”。他们上访大都是有道理或有一定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而对于这些反映的问题,有的该办的不办,一拖再拖,一躲再躲;有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来回踢皮球,群众心急如焚,干部麻木不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矛盾得不到妥善调处,反映的情况未引起充分重视,难免心怀怨气,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甚至围攻闹事,小事突变。如果我们的干部能真正将群众冷暖挂在心头,当好群众的知心人、有心人、暖心人、贴心人,能办的事竭尽全力,躬身而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尽力而为。这样一来,群众的事情办实办好了,群众安居久业了,何闹之有?
(作者系衡东县新塘镇党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颜亚华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