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球英才逐梦星城|智汇潇湘 湘智兴湘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王佳怡 徐运源 编辑:陈珏 2025-09-18 08:33:22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佳怡 徐运源

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将于9月18日至19日在长沙举行。本次大会以“智汇潇湘 湘智兴湘”为主题,旨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近年来,湖南推动人才政策体系持续优化升级,创新生态瞄准世界一流、充满活力,吸引一大批人才来湘创新创业。以长沙为例,目前集聚国家级科技人才超800人,近年来新增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200多名。

数据背后,是人才与城市的共生共荣。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生物种业、医疗健康、能源科技等领域的科研人才。从海外归国专家到本土培育的青年人才,他们因湖湘情怀而来、为科研事业而留、凭项目成果扎根,生动诠释着湖南长沙对全球人才的强大“磁吸力”。

湖湘情怀:是归途,更是逐梦起点

“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也是我最初的梦想。”华智生物生物技术与数据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贾高峰博士的话语,道出了众多人才与湖南的情感联结。这位2019年从加拿大来到长沙的专家,不仅因种业振兴的国家使命选择扎根,更因对袁隆平院士的崇敬,将湖南视为实现科研理想的沃土。如今,他带领团队用AI赋能分子育种技术,将传统育种周期从8至10年缩短到3至5年,让“禾下乘凉”的愿景在技术创新中加速照进现实。

这份“情牵湖南”的归属感,在本土人才身上更为浓烈。中南大学教授夏赞贤小学至硕士研究生阶段均在湖南求学。2013年,即便在海外已积累深厚科研经验,他仍毅然回国全职加入湘雅医学院。他说:“不管有多大能量,应先为家乡做事。”多年来,夏赞贤聚焦呼吸道传染病研究,联合广州国家实验室团队进行新冠病毒序列解析并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被引用超3000次,用科研实力守护公共卫生安全。

湘雅口腔医学院的发展故事,更将这份湖湘情怀融入守护家乡健康的使命中。我国口腔医学界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因“湖南湘乡人”的身份与对家乡的牵挂,选择将院士专家工作站落地湖南。这份情怀化作科研动力:针对湖南槟榔产业发达、口腔癌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率高的现状,王松灵带领团队深耕病因研究与防治,共同推动湖南口腔健康事业升级。

外籍专家也在湖南找到情感共鸣。威胜集团伊朗籍专家Pouya在中国生活10年,在长沙的5年里,他常将美景分享到海外社交平台,直言“长沙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他与同事一起推动威胜AMI(高级计量架构)解决方案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助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舒适生活:低成本下的高品质发展空间

“在长沙买套房不用为房贷焦虑,能全身心扑在研发上。”三诺生物首席科学家蔡晓华的感受,是人才对长沙生活环境的普遍认可。作为从海外归国的顶尖专家,蔡晓华曾拥有“年薪几百万”的海外薪资,但长沙的宜居让他选择扎根——这里房价友好,他在梅溪湖购置了住房,计划退休后定居;饮食口味契合,爱吃辣的习惯在湘菜馆里轻松满足;电商外卖发达,生活便利度丝毫不逊于一线城市。

教育与医疗的“双优配置”,更让人才免去后顾之忧,交通便利进一步提升生活幸福感。湖南麦格米特长研所副总经理马水介绍,公司选择将全球研发中心落地长沙,正是看中这里“能吸引在大湾区、北上广打拼后想稳定发展的青年人才”。

“湖南给了500万元启动经费,学校提前半年帮我们装修实验室、采购设备,回国第二天就能开工。”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贾传坤的经历,则展现了湖南对人才的全力支持。2017年,他带领团队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来湘。湖南率先实行的“科技领军人才直接遴选制度”让他受益——凭借成果转化合同额超千万元的业绩,他直接获评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跳过繁琐评选流程,带领团队专注于技术攻关。

湖南和长沙引才引智的强大吸引力,源于政府与企业同频共振构建的多层次政策体系。比如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为研发人才提供行业顶尖的测试条件,还通过薪资竞争力提升与配偶就业、子女教育帮扶等留住核心团队;威胜集团则为26名外国专家提供专家公寓、医疗绿色通道,协助办理中国“绿卡”,依托每年营收9%的研发投入,让人才在智能计量领域的技术突破快速转化为海外订单。这种政企协同的多层次政策,让长沙成为全球人才的 “逐梦高地”。

价值实现:在湖湘沃土结出创新硕果

扎根长沙期间,科研人才拥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他们牵头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用实打实的成果诠释“工作成就感”。

蔡晓华带领团队攻克血糖仪试条配方难题,2023年上市的三诺爱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是全球首个应用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的CGM(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产品,打破了国际品牌垄断。

贾传坤团队开创多款液流电池体系并开发多个液流电池新型关键材料,填补国内外空白;开创道路废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技术、废旧沥青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了交通固废的高价值应用;多项成果已在湖南等多地转化落地投产。

威胜集团关口计量事业部总工汪攀博士研发的电压互感器在线检测装置,获30多项发明专利,在全国多地广泛应用,解决了电力行业“断电检修”的痛点……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企业发展,更助力湖南产业升级。华智生物为1300家种业用户提供服务,推动湖南成为全国生物育种创新高地;三诺生物稳居全球血糖仪市场第四,业务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智造”惠及全球超过2500万用户;麦格米特与三一重工等企业合作,突破工程机械电动化核心技术,助力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迈向世界级。

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鲜活故事中,长沙这片“创新热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全球英才前来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王佳怡 徐运源

编辑:陈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