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林长制改革作为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以“六有”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突出增绿、增美、增效三大目标,抓实巡林、护林、兴林三个环节,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湖南省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县城。
一、筑牢责任体系,上下联动增绿。
落实管护责任,当地出台《东安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全域覆盖网格“一长三员”工作推进体系,基本建立上下衔接、职责明确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逐步形成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林长制工作步入有效运行、系统深化阶段。目前,东安县有县级林长19名,乡级林长164名,村级林长1135名,214万亩林地均有专人负责、专人管护。组建管护队伍,当地成立县林长制工作服务中心,做到机构有人有编,按照“县建、乡聘、村用”的模式和“确保每个有林村都有一名以上护林员”的原则,聘任网格护林员505人。县林长办工作经费和护林员劳务报酬共459万元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在全市率先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志愿林长”工作联动机制,工作经验被国家林草局推介。强化制度保障,东安县将林长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并增加考核分值,制定出台林长会议制度、林长令制度、巡林护林制度、部门协作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工作通报制度、执纪问责制度、考核评价管理办法等九项制度,以严格考核倒逼工作落实。
二、完善管护体系,多元推进增美。
着力保住绿色存量,东安县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严格落实天然林、公益林保护政策,全面取消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有序推进公益林抚育、更新、改造。同时规范商品林利用,防止无序开发。全县100万亩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得到封禁封育。注重提升绿色增量,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生态廊道建设、“三边”绿化造林、绿色村庄和森林乡村建设。目前东安县16个村被认定为国家绿色村庄,3个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249个村庄被认定为省级绿色村庄。同时,当地扎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生态修复,600亩废弃矿山实现复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2.86%,森林蓄积量年均递增5%。严格控制绿色变量,充分发挥巡护系统APP智能管理作用和林长巡林的“第一眼”作用,着力控住“一把火”,防住“一条虫”,县级林长带头巡林作表率,县、乡、村三级林长累计巡林2.8万余人次,网格护林员月均护林24天以上,现场处置各类涉林违规行为170起。以森林督查为抓手,扎实开展“虎威行动”,办结涉林案件26起,查处整改进度位居全市第一,做到了“源头有人巡、后台有人盯、问题有人查”。
三、拓展价值体系,产业引领增效。
发展富民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行“产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重点发展油茶、毛竹特色产业、林下种养业。目前,茶油大县产业项目高效完成——新造、改造油茶林1.1万亩,新建千亩油茶产业基地8个,完成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3万余亩,并且引进湖南现代农业集团投资1.3亿元的茶油精深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繁荣生态文化,重视古树名木保护,成功举办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现场会。永兴村千年古樟群公园、马皇村银杏王主题公园成为乡村旅游和林业科普基地。同时推动文生旅融合发展,舜皇山“红七军转战东安”纪念地、紫水国家湿地公园、高岩湖康养基地、大庙口镇新溪村“溪水以南”成为网红打卡地。服务国家战略,东安县始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国家公园”建设,从“国之大者”的层面主动融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牢固树立“生态感恩、绿色报国”发展理念,高位推进各项试点建设任务,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纳入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东安县将不断完善林长制制度体系,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为奋力书写永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作出东安贡献。
(作者系中共东安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唐何
编辑:王楠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