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外语党员肩负着当好祖国“宣传队”的光荣使命

来源:红网 作者:尹铂淳 编辑:莫夏倩 2021-09-14 16:42:24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正在发生复杂且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外语党员究竟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外语党员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日,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三支部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借由多种传媒形式,采用跨国家、跨文化的传播模式,致力于将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类信息传播至世界其他国家,以此增进各国间了解及信任,拉近情感距离,加强沟通合作。一般来说,国际传播对应的学科是新闻传播学,但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提速升级,国际传播的穿透力、辐射力及影响力越来越大,单靠新闻传播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外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同属文学,具有共同的学科基础。此外,两个学科都旨在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强大跨文化传播能力、扎实外语功底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外语翻译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外语翻译能帮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形势下,国际传播事业必须引入外语学科,国际传播事业必须有外语党员的身影。两个学科要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在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受体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共同培育能深刻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规律、能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新时代复合型传播人才,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打开新局面、开辟新战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外语党员要努力增强自身政治素养、外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批判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新形势下,外语党员是我国国际传播的生力军,他们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强大的时代使命感、深远的国际战略格局以及清晰的国际战略思维。新形势下,外语党员要努力当好祖国的“宣传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意识地加强国际舆论引导,传播真相,粉碎谣言,突破西方既有的评价藩篱,让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真实的中国,消除偏见和误解,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同,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国家和平发展谋取更为稳定、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当前,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党员要强化自身使命担当意识,培育浓厚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主动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新形势下,外语党员既要注重专业基础的夯实,还要精准定位自身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让自己的发展有效对接国家战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当好祖国的“宣传队”,积极承担起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光荣使命。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三支部在最近一年内聚焦“外语+党建”,秉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建设”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讨,并在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中国理论网、人民论坛网、共产党员网、红网等权威媒体以及《语言文字报》《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相关理论文章60余篇。这些文章先后被央广网、中工网、海外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级媒体全文转载。未来,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三支部将系统梳理已有理论成果,进而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党建实践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坚定外语党员的理想信念,最大程度地提升外语党员的战斗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外语党员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三支部书记、政治话语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尹铂淳

编辑:莫夏倩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21/09/14/101410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