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反复强调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习“四史”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增信,要增什么样的信,如何增信。
为什么要增信?
心中有自信,脚下才会有力量,步伐才会更坚定。2017年,我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时,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看到一份特殊的入党宣誓书。写下誓词的人是贺页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虽然他识字不多,24个入党誓词中有6个错字,但是我却能从入党誓词中感受到他对党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仰。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历程,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尤其是在革命初期,在“镰刀和锤子刚刚结合的时候”,在革命前途还不明朗的时候,无数的仁人志士甘愿牺牲生命来追求脚下的路,就是因为他们坚定了心中的信念。百年党史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和时代楷模,他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要通过增强理想信念来不断凝聚力量,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增什么信?
党的百年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和指导现实不断前进的历史。学史增信,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铭记我们党的每一段历史,在厚植爱党爱国为民情怀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增强道路自信的定力。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学党史,方能了解到,我们的道路并不是一来就有的,而是在迷茫中经过不断摸索而产生的——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诸条道路都行不通之后,才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经过了摸索和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选择和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历经了惊涛骇浪、百转千回,但是党始终带领人民意志坚定、不言放弃,最终迎来了柳暗花明、似锦前程,这条路越走越坦荡,越走越通畅,越走越明亮。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不渝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这条路上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必将引领我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
要增强理论自信的内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奋斗历史。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的升华和提高,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总结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始终做到与历史实际、客观规律和科学精神相适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的理论更具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建设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指引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主要标识。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永葆生机活力,不断夺取事业新胜利。
要增强制度自信的魄力。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治理是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制度功能的发挥。要通过党史学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依靠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坚定不移通过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区区”40余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走完的路,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更是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仅用两个月就基本阻断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传播,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处于疫情的严重影响之下;再看同在亚洲,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印度4月23日新增确诊病例346786例,再创疫情以来新高,新增死亡病例2624例,累计死亡189544例,首都新德里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亡,大批超级富豪逃离本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辟总结和阐述,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释放制度的巨大能量,让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形成良性互动,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
要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来源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来源于党领导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我们要高举精神旗帜、传承精神基因、强化精神纽带,以时代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世界强烈感知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谱写中华文化新篇章,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何增信?
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需要着眼于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深入思考,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贯通知与行来增信,通过为民办实事、提高服务能力来增信。要紧密联系当前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与能力,把从“四史”中得到的经验、信心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贯通起来,切实增强信心,提高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员干部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学习“四史”,从历史过往中借鉴治理之道,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主动,增强创新前行和干事创业的力量、信心和智慧。要立足本职岗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学活用历史经验,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前预判、超前布置,做好充分准备,敢抓敢干、真抓真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要坚持把群众的“小事看大”,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开展差别化探索和创新性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担当作为、善作善成的履职实效,更好地引领和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解决科研人员关心的政策和体制改革等问题,用实际行动提高服务能力,精准安排实事项目,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切实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事务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
(本文作者:谢春,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科技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
来源:红网
作者:谢春
编辑:廖晨昊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