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的路径优化

来源:红网 作者:龚兴美 吕保和 编辑:闵美颖 2020-09-18 09:38:22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全国各级疾病防控机构和疾病防控队伍推上了风口浪尖,也为疾病防控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无数医务人员和广大疾病防控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伟大胜利。但当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境外输入压力依然很大,国内零星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个行业复工复产复学,各地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存在的风险丝毫不能忽视,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加强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的现状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首先就需要有效把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的现状。《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0—2017年各级疾控中心人员数量总体变化不大,但县级以下疾控中心人员数呈逐年递减趋势;卫生技术人员占疾控中心人员比例,2017年为74.5%,其他技术人员为7.7%,管理人员为7.3%,工勤技能人员为10.5%;全国每十万人口疾控中心人员配备从2010年的14.6人减少至2017年的13.7人,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从2010年的11.0人减少至2017年的10.2人。可见,我国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基层疾控机构编制不足。随着基层疾控机构职能的不断调整和充实,虽然其项目经费不断增加,但工作任务愈来愈重,而编制数历经数年没有得到增加,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检验等重大疾病控制、重点专业学科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因为缺乏编制,导致无法引进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致使疾控队伍老龄化,疾控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比如,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省,在基层疾控队伍建设方面也不容乐观。2015~2017年,山东全省疾控中心在岗人员呈下降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0.00%、-0.95%、-2.07%;年龄构成以40~49岁人员最多(32.99%),其次为30~39岁人员(29.97%),<30岁人员最少(9.52%);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低于国家建议标准,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呈逐年减少趋势。

层疾控人员学识结构不合理。疾控人员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反映了其所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和工作经历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状况。当前基层疾控机构人才存在学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历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大部分基层疾控人员的学历为大专,少部分为全日制本科学历,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极为少见。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基层疾控机构工作人员是从临床、药学、护理乃至外系统转入,而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则相当少,从而导致疾控机构真正需要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受人员编制、人事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层疾控机构难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严重阻碍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三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职称结构应该呈橄榄型,表现出合理的梯队结构。目前大部分基层疾控人员还停留在初级职称,连中级职称人员的占比都比较少,具有高级职称的疾控人员比较少,而且存在老龄化问题。

基层疾控人员应急防控能力偏低。当前基层疾控机构普遍存在老龄化趋势和青年人员引进较少的不良现象,而编制少、待遇低、发展机会较少等因素进一步制约了在岗疾控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因此,大部分基层疾控机构人员仅对肠道传染病、流感等常见病具有较强的防控能力,而对较少发生的传染病如出血热、炭疽、新冠肺炎等,则表现出难以应对。2019年新爆发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新冠肺炎(COVID-19)进一步暴露我国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卫生应急措施不到位、高素质人才不足、专业素质不强等问题。此外,部分基层疾控机构还存在专业人才不齐;较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指挥应急人员少;现场处置水平高、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缺乏。

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功能与作用

基层疾病防控队伍是全国疾病防控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是全国疾病防控大厦的地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基层疾病防控队伍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控网。基层疾病防控队伍犹如树的根须遍布于社会基层的各个角落,能敏感地发现和接收来自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染性疾病信息,能有效发挥“四早”作用。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患者或接到有关传染性疾病病例的报告,基层疾病防控队伍能快速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按照“五个一律”要求做好筛查和管理。因此,基层疾病防控队伍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切实发挥基层疾控机构前端作用,不断提高重大新发传染病、健康危害因素检验检测精准率的重要力量。

基层疾病防控队伍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战斗堡垒。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战线的前沿阵地,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隔离墙。这支队伍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在街道、乡镇、城乡社区等构筑疫情防护网,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做到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同时,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努力提升应急响应和监测预警能力,加快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上报、共享机制,建立风险识别系统和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监控评估、预报预警、快速反应系统,督促落实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

基层疾病防控队伍是做好疫情防控动员和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动员和宣传工作,不但是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对疫情的恐慌情绪,增强广大民众的疫情防控意识,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基层疾病防控队伍要科学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重点介绍传染性疾病的一般症状、传染途径、流行特点和预防及治疗方法等,从而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焦虑情绪、增强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同时,基层疾病防控队伍要靠前指挥,科学指导广大群众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防控观念,规范防控行为,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在疫情防控方面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地方党委政府就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全力建设一支“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层疾病防控队伍。

提高政治站位,配强配齐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健康国家战略的目标,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是我们国之大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就应该全面加强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贯彻国家战略的立场出发,将有政治担当和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配备到基层疾病防控机构领导班子,让其发挥在疫情防控领域中的领头雁作用。另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大力支持疾控队伍建设,在本区域总编制数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压缩管理岗位和“腾笼换鸟”的方式,将疾控机构和相类似部门的管理、后勤岗位编制调整或转换为专业技术岗位,有效解决基层疾病防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

实施“三个一批”人才工程,全面优化防控队伍结构。受各种因素制约,基层疾控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素质、结构与所承担的职能不相匹配,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基层疾病防控队伍建设,必须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大胆引进各类人才。一是地方政府与一些医学类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聘请一批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疫情防控专家作为基层疾病防控机构的兼职教授或技术顾问。依托这些专家,辅导和培养一批疾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二是挑选一批年轻有发展潜力的疾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以定向委培的方式,支持他们攻读某个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从而提升在职在岗疾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三是针对基层疾病防控工作的需要,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批优秀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通过实施“三个一批”人才工程,全面改善基层疾病防控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使疾病防控队伍基本实现橄榄型的专业人才发展梯队,为全面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人才保障。

坚持“三管齐下”,努力提升疾病防控和应急能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基层疾病防控队伍需要多措并举,学会打“组合拳”。一是依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和动员起来,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自觉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自身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二是改革疾病防控机构薪酬管理制度,进一步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与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合理的发展平台,从政治、经济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有效保障,彻底消除其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三是借助大数据和5G技术,建立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要着重建立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编制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疫情动态分析研判机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确定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应对措施,突出抓好监测哨点建设,提高风险发现、报告、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龚兴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二级调研员 吕保和)

来源:红网

作者:龚兴美 吕保和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20/09/17/83127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