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粮油集体品牌打造为抓手 助力湖南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

来源:红网 编辑:闵美颖 2017-02-22 17:28:34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着力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宏伟目标,湖南省粮食局迅速贯彻部署,要求全行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产业联盟,全力推动湘米湘面湘油出湘,打造“湘”字粮油金字招牌,使湘米湘面湘油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业界翘楚。以集体品牌撬动产业升级,着力提高粮油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湖南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一、湖南粮食企业品牌现状

  (一) 重视品牌建设但缺乏集体品牌。近年来,省粮食局紧紧围绕打造“千亿产业升级版”工程,通过大力实施“五扶”(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产业政策,改革财政资金拨付导向,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引导企业由做产品向做品牌转变,着力打造过得硬的知名品牌,引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已有10家企业进入全国米、面、油、挂面、杂粮五大行业50强。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主要传媒和各种展示展销会,大力宣传湖南粮油品牌,增强湖南粮油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仍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体现湖南鱼米之乡、独特地理特色的产品极少的问题,没有湖南粮油的集体品牌,湖南粮油的整体形象宣传欠缺。

  (二)拥有品牌多但全国知名品牌少。截至2016年9月,全省入统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508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080家,绝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全省范围内有名有姓的大米品牌在300家以上,但真正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名牌少,除金健、克明、裕湘、道道全等38个中国驰名商标外,其他均为当地小品牌,产品辐射范围相当有限,对内竞争力不强,对外影响力较小,相当部分粮食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比较低,既不成规模也不利于宣传推广。

  (三)有品牌传播但一致性沟通不足。品牌传播是品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粮油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品牌选择中还比较迷茫,企业在传播过程中一般也只注重宣传品种、产地、工艺等,很少在传播的各个环节强化品牌的核心理念并保持一致性,品牌与消费者在沟通过程中缺乏一致性,致使消费者对某一品牌认识强化不够,对品牌黏性不强。

  二、可借鉴的经验

  (一)泰国。总面积不过51.31万平方公里的泰国,近年来凭借1000万吨大米的年出口量继续占据第一大出口国的位置。泰国大米成为了高端大米的代名词。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雨水、适宜耕地及传统农作物等自然资源外,重视大米生产的举国体制和政府鼓励扶持政策,是成就泰国大米成为世界品牌的主要原因。一是制定了严格的大米质量标准。泰国大米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稻米生产国标准中最为规范和详尽的,并对泰国大米的出口质量起到了很好保护作用。2016年又已经完成大米贸易新标准的制定,新的大米标准将分为顶级、中级、低级3个级别,顶级和中级分别统一使用“泰国茉莉香米”和“泰国香米”标识。二是注重宣传,拓展出口。在泰国的出口宣传战略中,大米从来就是第一品牌,无论各级政府还是企业,全社会都积极参与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宣传和市场推介活动,每年泰国都要利用各种机会在国内外宣传推广泰国大米,强化泰国大米的良好形象。

  (二)吉林省。吉林省从2014年开始整合大米品牌,成立全省大米产业联盟,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加入产业联盟,在“吉林大米”这一大品牌下,保持各地的小品牌。同时,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吉林稻花香、吉林秋田小町、吉林圆粒香和吉林长粒香4个优质品种的团体标准,对大米制成米饭的食用品质、胶稠度、纯度、杂物、碎米、留皮、留胚等有非常细致、严格的规范,加入产业联盟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宣传推广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形象,已经在区域性大米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湖北省。从2013年始,湖北省提出实施“吃湖北粮、品荆楚味”的湖北粮油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将“荆楚大地”“荆楚粮油”作为湖北粮油公共品牌着力打造。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荆楚粮油宣传营销活动,拍摄了湖北粮油专题宣传片,配套制作了央视广告片,明确“吃湖北粮油、品荆楚味道——荆楚大地”的广告语。从2016年9月份开始,利用一年的时间分别在央视1套、8套和13套定期播放。据悉,后期还将逐步宣传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荆楚大地”--富硒大米、虾稻米、有机米、生态米(再生稻米)和双低菜籽油等特色产品,以快速提升湖北粮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议

  (一)构建湖南粮食产业联盟,打造湖南粮油的集体品牌。湖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世界领先技术,可以组建湖南大米、茶油等产业联盟,负责湖南粮食集体品牌的建立和培育输出,各生产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在保留原有品牌的同时共同使用湖南粮食集体标识,突出湖南粮油产品的共有特性,实现湖南粮食的品牌整合与提升。既可以挖掘省内优势资源,聚集优势企业,也有利于产业整体运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区分种植环境,推动优质水稻种植。品质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和物质基础。大米作为湖南粮食的重头戏,应从水稻品种选育、推广、种植等环节入手,严把质量关,在稳定产量的同时,从源头上确保水稻质量。目前,湖南已有一些高档优质稻品种,如玉针香、湘晚籼17号等,各项指标堪比高档泰国米,但在全省占比还太小,没有形成大品牌,影响主要在省内。要根据环洞庭湖、湘中南、湘西等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态、气候、土壤、地力、生产水平,科学规划布局,每个区域内确定2-3个主栽优质水稻品种,发展优质专用水稻的区域化、规模化。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优质水稻的标准化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既可减轻普通稻谷高库存的压力,有可有效提升湖南大米的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标准引导,重塑湖南粮油的良好形象。通过建立由政府搭台主导,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指导产业联盟分类制定湖南粮油的统一标准,并保障标准的切实落实,只有当企业产品达到省定标准后,才能使用湖南粮油的集体品牌,并严格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从而保证集体品牌下产品的统一品质和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湖南粮油的消费信心。

来源:红网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17/02/22/45465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