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对百位中国名企掌舵人的成长轨迹进行综合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除了拥有过人的能力和智慧,还普遍具有“担”与“胆”的特质,即有担当、有胆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更应具有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和有勇有谋的过人胆识。
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设计者、决策者、引领者,或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推动者、组织者、管理者。这一职责定位,决定了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在迷茫之中看得清、在杂乱之中稳得住、在言行举止上作表率,更要在是非面前勇举旗、在错误面前敢亮剑,在岗在职在状态,理直气壮地履好职、担好责。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敢于担当的胆识。他们有的既不“担”又无“胆”,从不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事,更不干冒风险、得罪人的活,信奉不干事不出事、不尽责不负责,热衷于当“和事佬”,满足于“守摊摊”,安心于做“太平官”,最终成为群众所蔑称的庸官。也有的有意无意地曲解了胆识,把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抛之脑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更有甚者为所欲为、恣意妄为,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不该拿的拿了,这种官不是莽官就是昏官,甚或是贪官。还有的想“担”却无“胆”,过于看重自身安全,过分计较荣辱得失,习惯于等待观望,安心于按部就班,陶醉于四平八稳,该闯的不敢闯、该试的不敢试、该担的不敢担,结果导致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错失机会、留下遗憾。凡此种种,都不是人民心目中的“好官”,更不可能拥有什么好口碑,只会被大众嗤之以鼻。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领导干部亟须具备过人的胆识,敢于并善于担当。千万不能遇事绕道走或踢皮球,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事无大小、不分权责,一股脑儿请示汇报;不能只想着“官位”,一心为保“官帽”,畏惧风险、墨守成规;不能搭“花架子”、搞“政绩秀”;不能对人不对事,一味迁就、放任自流,甚至捂着哄着,搞“一团和气”。而要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和舍我其谁的胆识,视担当为使命,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直面矛盾、正视困难,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争创一流业绩。
《礼记·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我国古人尚有如此认识和觉悟,当今的领导干部倘若不担当、少胆识,就更说不过去了。“在其位,谋其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往今来,大凡被人铭记、受人称颂的官员都具有干事的热情和挑战困难的激情,其言行彰显了正气、勇气、胆识、魄力。担当与胆识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需要身正不怕影子斜、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还需要艺高人胆大、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修养,更需要各级组织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来源:红网
作者:肖凌之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