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宣布,巴西人罗伯托 阿泽维多为下任总干事推荐人选。如这项任命顺利通过,阿泽维多将于9月1日正式接替现任总干事法国人帕斯卡尔拉米,成为WTO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世贸组织总干事,也是首位来自“金砖国家”的总干事。WTO总干事的职位过去主要由欧洲人担任,世贸组织的掌门人花落发展中国家,显示了世界经济局势的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阿泽维多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的当选必将有利于包括巴西在内的更多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弥合世贸组织内部的南北裂痕。
现年55岁的阿泽维多是一位职业外交官,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和经济事务,熟悉多边贸易争端机制。1984年,阿泽维多毕业于巴西利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之后进入巴西外交部,开始其长达20多年的外交官生涯。2008年后,阿泽维多作为巴西驻WTO大使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巴西代表常驻日内瓦,当年因带头发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针对欧美农业补贴政策的挑战而为人所知。他曾出任巴西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代表、巴西驻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代表、巴西驻国际通讯联盟代表以及巴西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大使级),以对世贸组织的深入了解和建立共识的能力著称。
作为巴西的首席代表,阿泽维多长期待在日内瓦,几乎参与了所有的 WTO部长级会议,见证了WTO的一系列发展,也积累了大量国际经济和贸易政策事务经验,作为世贸组织的“老人”,熟稔各种谈判机制,是化解争议的能手,尤其是在解决争端方面。在 WTO中长达16年的资历是阿泽维多竞选的资本之一,其竞选口号就是,你需要一个真正在WTO内部工作过、熟悉WTO内部各色人等以及各项机制的人。
在目前的全球贸易格局下,无论何人当选,都面临着捍卫 WTO信誉的挑战,阿泽维多也不例外。阿泽维多当选世贸组织总干事之际,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和重大考验。全球经济目前仍在苦苦挣扎,作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后遗症,贸易保护主义“幽灵再现”,正在各地抬头,人们对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本身产生不少疑虑甚至正在失去信心。
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6月,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颁布的贸易限制措施多达124项。鉴于上世纪 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导致世界贸易总额陷入灾难性衰退的严重后果,各国政府对保护主义的危害大为忌惮,并且频繁就此表示警惕与反对的态度。2012年4月,G20首次经贸部长会议就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2012年6月,在G20洛斯卡沃斯峰会上,各方又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达成共识。2012年9月,APEC会议公报也强调,各经济体均有促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巩固多边贸易机制的义务。
面对经济不景气浪潮席卷,全球主要经济体异口同声誓言避免提高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实际上却说一套,做一套。与台面上这些频繁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国家私下里都心照不宣地舞起了“保护主义”这把“双刃剑”。影响较大的最新案例就是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遭遇的反倾销调查,5月8日,也就是WTO宣布确定阿泽维多为下任总干事推荐人选的同一天,欧盟委员会举行了令外界关注的全体委员例会。据路透社报道,此次“闭门”会议要求对输往欧盟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这是欧盟对中国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宗贸易诉讼,七成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各国在这个问题上的言行不一,正说明当前世界面临的保护主义压力在日渐凸显。欧债危机长期找不到解决的出路,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使得世界贸易增速减缓,这为保护主义的强硬抬头提供了土壤与催化剂。靠贸易保护手段保护本国企业并屏障国内市场,正成为多国政客缓解民怨、争拉选票的饮鸩止渴式选择。
正当全球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引导之时,WTO却形同虚设。2012年全球贸易额仅增长2%,是1981年有记录以来第二差的成绩,尚不及全球经济增长率。现任WTO总干事帕斯卡尔尔拉米上月警告,保护主义的威胁正在抬头。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正转向双边贸易谈判,但双边协定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因为它会排挤与第三方的贸易。
启动于2001年的WTO多哈回合谈判已经历时 12年多,但多哈谈判回合内的贸易自由化谈判因为发达经济体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分歧止步不前。自从 2008年多哈回合的全球贸易谈判触礁以来,多边主义逐步让位于双边贸易谈判和地区贸易集团之间的谈判。多边谈判难以推进之际,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眼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启动或深化经济体间的自贸协定谈判,尤其是美国正在力推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有架空 WTO、重订全球贸易规则的意味。
阿泽维多上任后将首先面临重启多哈谈判的任务,而将于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会成为其首个考验。英国《金融时报》称,阿泽维多面临的一项主要挑战是,消除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破裂对WTO声誉的影响,恢复该组织的可信度,让多边议程重回正轨。但是推进多哈回合谈判仍困难重重,其中的关键问题还看不到解决的迹象。12年来,在多哈回合框架下,WTO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举行过多次会议和磋商,却一直未能消除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大关键领域存在的严重分歧。谈判几度中断、恢复、再中断,数次错过“最后期限”,总是无果而终。
现在,世界经济与贸易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多哈回合能够解决的。在新形势下,WTO必须重设规则,进行针对贸易与投资保护行为的新一轮谈判。作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遗留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议题设置权和决策权主要掌握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手中。而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结构性变化,不再只由西方唱主角,新兴经济体也登上舞台。世贸组织156个成员中的绝大多数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因此,WTO必须建立新的框架机制,提高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徐田华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