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转型升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抓好方式转变,着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要立足现有基础,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有色金属、建材和石墨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力。
重点引导扶持银星公司、联合锰业等骨干工业企业和石墨加工、食品加工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积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加强技术研发及精深加工上的合作,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努力把有色金属和石墨建材产业打造成产业链条完整的千亿产业集群。要按照引上游、带中游、扩下游的原则,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全力推进30万吨阴极铜、40万吨铅锌、1000吨铋冶炼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桂阳优势资源的市场话语权。要着眼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大胆改革园区管理机制,赋予园区独立的财政权,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并积极创造条件赋予园区县级审批权,最大限度创优园区发展环境。
二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桂阳县产业基础和已具备的技术优势,选择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新型能源、食品医药、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突破核心技术和推进产业化方面下功夫,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的排头兵。
重点支持美诺电子、桂达电子、岳丰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凯迪生物质发电续建项目进度,突出扶持发展新能源产业;重视从资源再利用等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引导资源型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重点支持天能生态茶油精深加工、废矿物油资源回收提炼燃料油项目建设;积极抢抓“高速时代”和“高铁时代”良机,加快发展以运输、仓储、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坚持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推动集约发展、精深加工,确保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要加强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研究,抓紧出台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意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定期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为推动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三要突出推进大工业园区发展。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快不快、好不好,关键在园区。桂阳要实现“追领”目标,就必须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率先做大做强园区经济。要紧紧围绕“打造千亿园区,争创国家级园区”目标,进一步完善园区设施、强化园区管理、做大园区实力,确保园区真正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主阵地、火车头。特别是举全县之力重点抓好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区建设,今年再投入3亿元以上,完成园区连接道和管网建设,确保宇腾有色等企业正式落地开工,力争五年内达到500亿元产值、20亿税收规模,10年内达到千亿产值,打造成全国一流专业园区。
四要加快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环境是服务企业发展最基础的工作,为有效巩固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帮助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发展环境整治年”、“企业服务年”活动。切实引导各级各部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投入到为企业搞好扶持服务中去,真心实意、务实高效地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真正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要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扎实深入到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要坚持“有求必应、有难必解、有忧必排”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服务力度,对企业的个性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要现场办公、立即解决;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要联合办公,一次性解决;对行业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对跨区域、跨行业问题要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对本级政府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上一级政府研究解决。努力将服务渗透到项目洽谈、工程建设、投产营运、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切实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系中共桂阳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向阳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