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突出“三抓“ 溆浦县积极打造人才洼地

来源:红网 作者:石之光 编辑:闵美颖 2012-12-31 16:17:53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湖南溆浦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多层次引进、大力度服务,开创了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突出抓引领,高起点制定人才引进规划
  
  制定科学的规划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基石。为此,溆浦县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引领,提高了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深入调研,摸清人才“家底”。先后开展了全县人才普查、人才资源调查、县域企业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专项调查,发放《溆浦县人才综合调查问卷》2100余份,发放各类人才摸底登记表5000余份,分类建立了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卫生等人才信息库,录入人才信息10764条,全面摸清了人才“家底”。二是结合县情,明确引才重点。对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了《溆浦县中长期(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县域人才总量、布局、层次等现状,明确了各领域人才“缺口”,突出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旅游文化、社会工作等13个方面重点,提出了全县人才资源总量指标,制定了近远期人才引进规划。三是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都对照工作职责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了人才工作决策、信息反馈和督查等各项制度,县委多次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听取各单位人才工作汇报,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了县委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负责的人才工作责任体系,增强了工作合力。
  
  二、突出抓引进,多层次拓宽人才进入渠道
  
  一是畅通公开选拔渠道,补充实用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通过笔试、面试、考察、录用等程序,及时选拔实用人才。2010年以来,共公开选拔教师680名、医护人员229名、政法干警62名。主动出击择优选聘。采取现场测试与考察票决的办法,主动赴各级单位、大中专院校公开择优选聘人才。三年来,共返聘32名省、市医院退休技术骨干充实到溆浦县卫生医疗一线,从新晃四中调任1名硕士研究生到县委党校任教。定向委培提前储备。每年公开考录一批本地初、高中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大专院校定向委培,作为人才资源进行提前储备。先后向大专院校输送了421名定向委培生,壮大了实用人才队伍。二是采取免试直招办法,引进紧缺人才。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特定岗位、紧缺型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规定凡是符合引进标准(如国家“211、985工程”院校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具有相应执业资格和相关工作经历等),一律免试直接录用,进入编制。在录用过程中坚持阳光操作,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及时公开,由县纪委全程监督,决不允许降低标准乱进人。近两年,共免试直招各类人才20人,缓解了紧缺岗位人才供应不足的难题。三是搭建合作共享平台,大力引才借智。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思路,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担任顾问、项目攻关、短期聘用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近年共聘请13名省内外高校专家担任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顾问,邀请专家来溆指导服务110人次。四是完善帮扶激励措施,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开展“科技进步奖”评选,建立了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以创新项目带动创新人才引进。三年来,共争取和投入创新扶持资金1400余万元,引进创新型人才320人。加大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出台了《溆浦县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工作实施办法》,个人最高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联合经营最高可申请5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并由县财政全额贴息;企业最高可申请200万元的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吸引人才来溆浦创业。三年来,共发放贷款1.1亿元,财政贴息1200多万元,引进创业人才670余人。五是架设联系沟通桥梁,借力溆浦籍在外人才。建立溆浦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定期向在外优秀人才发布县域发展情况、项目和技术需求以及创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同时,发挥工商联、台办等统战部门对外联系广泛的优势,依托溆浦商会、联合促进会、台胞侨属联谊会等平台,开展联谊活动,发动溆浦籍在外优秀人才提供信息、引进项目、返乡投资创业。2010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活动70余场次,通过在外人才引进项目27个。今年,溆浦籍优秀人才、湖南大康牧业集团董事长陈黎明在溆浦县成立了首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生态养殖专业村10个,培育养殖大户200余户,年出栏生猪20余万头,实现了双方共赢。
  
  三、突出抓服务,大力优化人才引进环境
  
  引才重在引“心”。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不断加大人才服务力度,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着力提高人才待遇。建立优秀人才津补贴逐年增长机制,逐步完善项目提成、技术入股等收入分配体系,使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的人才,在晋升职称、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政治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励人才安心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二是着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2010年来,共投入1200余万元,对35个乡镇机关进行维修改建和“五小”工程建设。投入2.6亿余元,新建县中医院住院大楼、综合门诊大楼和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对4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维修改建,维修和新建教学大楼及教职工宿舍8万多平方米,改善人才的住房、办公条件,解决配偶子女就业就学,消除后顾之忧,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三是着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经常开展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让人才安心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定期开展人才工作表彰,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溆浦县委组织部)

来源:红网

作者:石之光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12/12/31/45569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