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镇里公办幼儿园?先得有80平方米的住房。近日广东佛山大沥镇一所公办幼儿园招生,市民遭遇“拼房”门槛。幼儿园和当地教育部门称:此举是“优先保障可以买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来工需求”。
80平方米,少1平方米都不行。一位非佛山户籍的梁先生可谓最“点背”——他的房子是79平方米,就差一个数,所以他说,“要求有户籍有房产能理解,但规定还得80平方米以上,这摆明了就是为难人。”
不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却不这么认为,镇教育局一位督导组主任称,作为镇属公办园,原本应首要保证本地户籍入园,今年试点新办法,将把报名的户籍人口和符合住房条件的外来人口,合在一起抽签,机会均等,“这也是为了给外来人员公平的机会”。而且还称,这只是试点,“如果合适”,还会在全镇83所幼儿园推广。
一个广受质疑有损公平的政策,却被当地官方看作是给外来人员的“公平机会”,不禁叫人哑然。要问一下,80平方米的标准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当地有多少外来人员的住房达到了80平方米?
住房、医疗、教育被称作当今中国人尤其是城市打工者的新“三座大山”,这里,其中的两座被如此诡异地结合在一起,竟还被冠以“公平”的名义——公平的成本怎会如此之高?
对大多数进城打工者而言,相比于在城市有一套大房子,更紧迫的愿望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城里读书,而若想两者都实现,未免太过奢侈。而今,有大房才能如公办园,无异于在逼着他们去做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要再透支他们多少年的汗水?
平心而论,入园难,尤其是读公办园难,是个普遍的大问题,即便本地户籍,也免不了通宵排队。这一点,外来人员想必也理解。倘暂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全部的入园需求,不妨直说,或者哪怕抓阄摇号,也都可以。而拿住房面积来绑架他们的诉求,不仅伤了外来人员的尊严,更是对公平的亵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子明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