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对公共事件较真,制度之力不能缺位
2012-09-20 17:34:19 字号:

  网络时代,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点,后浪推前浪。信息的狂轰滥炸,带来的是公共参与的空前繁荣,但热闹过后,舆情迅速冷却并被遗忘,常让人感叹“还剩下些什么”。舆论热点总是快速冷却,对公共事件的监督追踪便多让人力有不逮。有媒体就此呼吁:“莫让舆论热点成为‘断头新闻’。

  上月,哈尔滨发生塌桥事件。在沉寂了近半个月后,昨天下午,哈尔滨市发布调查结果。事故性质为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而导致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这个快被遗忘的事件,没有在冷却中“死”去,而是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并有望后续接力,这不禁让人想到那句歌词:“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不管怎样,新闻没有速朽,总归是好事。

  或许,对于哈尔滨塌桥,调查结果将肇因直指车辆超载,却对桥梁质量、设计、工期等问题只字不提,并不能使舆论感到满意。舆论依旧在路上,公众依然在围观,所有的质疑、顾虑、监督、追踪,没有因为公众注意力减退或者转移就受到影响。该问责的依然需要被问责,该处置的就要被处置。甚至,面对新一轮质疑与疑惑,舆论依然可以穷追猛打,而制度也将回应舆论,展开进一步调查。只有将公共权力置身于阳光下,公共事件才不会成为“断头新闻”,舆论监督也才不会成为断线的风筝。

  在一个成熟的公共社会,动辄采用“拖字诀”,对舆论压力习惯性懈怠,当鸵鸟充耳不闻,甚至试图用新的热点掩盖旧的热点,充当救场者,这样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时间当然可以埋没一切,但如果公共事件总是难以通过良性的制度回应,找到解决路径,事情便会周而复始地出现,让公众承担热了过后就冷,甚至被迫遗忘的无力感。无力感多重叠加,结果就是对政府公信形成有力侵蚀。

  事实上,如果总是任由舆论制造一波又一波的热点,去形成监督压力,迫使公共事件走向调查、回应、问责的轨道,那么解决公共事件,就难免走向靠舆论不断加热的依赖路径。一旦热点冷却,舆论压力不再,公共事件便又会回到原点,所有围观的努力亦付诸东流。

  要让舆论与制度形成良性互动,只有将舆论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体制的内部压力,用一种常态的公共事件处置机制,去形成解决链条。无论热与不热,舆论是否关注,都会有一套自我追责、纠错机制去起作用。就像哈尔滨塌桥事件,哪怕舆论热点已过,但对重大安全事件的追责机制,催逼它必须拿出问责结果,去面对公众。

  但很多时候,需要对公共事件较真的,恰恰不是个体的热情,而应该是制度的力量。个体公民固然需要对公共事件保持穷追猛打的热度,但制度更不能打酱油。良性的公共事件解决生态,必须有互动。

来源:红网

作者:李妍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