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6月24日讯(记者 谢伦丁 摄影 段新龙)5名厅级干部下派担任县委书记,一批县、乡基层干部从僻远的乡郊之地“擢升”到全省政治中心,担任省直机关的实职。
从2006年至2008年,湖南一系列异于干部选拔常规的举动,被国内外媒体一再拿来解读,而“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更是为湖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带来一股清风。
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雷国珍认为,这为湖南实现科学跨越提供了长远的人才保障。
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湖南需要的人才?省委使用什么样的人才?省委如何选拔使用干部?
这一系列问题,在湖南九次党代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在那次会上,湖南提出了“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
雷国珍认为,导向的提出就像树起了一面旗帜。由于省委旗帜鲜明地使用高素质的人、干实事的人和老实人,过去那种干得好的不如说得好的状态有所改观,跑官要官的人在逐步减少,从琢磨领导人的意图转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干实事,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考验的政绩。“三个不吃亏”还让扎实干事者有盼头,让投机钻营者没想头。最后,引起湖南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局面开始初步形成。
近三年时间,这一导向在实践中逐步落到了实处。2006年,湖南直接提拔了10名优秀县(市、区)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到省直部门任职。2008年11月,又提拔14名优秀县(市)委书记到省直重要部门任职。2009年,选拔30名乡镇党委书记到省直机关任副处长。近两年来,全省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210名,部分特别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被提拔为乡镇党委委员或副书记。全省14个市州已选拔180多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到市直机关或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2006年,从省直机关选拔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区任副职。2007年,引进选派15名博士到县市区担任党政副职。2008年11月,又选派11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但缺乏基层岗位锻炼的厅级干部到市、县任职,补好“基层”这一课。
雷国珍的感受是:“外界对‘三个不吃亏’导向的提出和落实,好评如潮。”既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又得到全省干部的热烈响应,还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同,更得到各种媒体一致好评。
有中央领导同志评价,“三个不吃亏”与党的组织路线是完全吻合的,是党的组织路线在湖南的具体化,湖南经验值得推广。而人民群众也从中感受了到省委知民情、懂民意、决策为人民的拳拳亲民之风。
“希望导向不只是一个口号,也不是短期行为,更不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不因领导人注意改变而改变,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推移,而是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这样湖南干部队伍才能始终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湖南的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才能得到人才保障。”雷国珍说。
文章链接:
相关链接:雷国珍简介
雷国珍,男,湖南省常宁市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教授,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兼任《湖湘论坛》、《湖南行政学院学报》主编,湖南省委理论服务团特聘专家,湘潭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18部,主持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12个省部级课题研究,获得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21项。
来源: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