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邂逅中秋,八天超长假期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出游热情。湖南文旅市场再度“热辣滚烫”。
数据里的“热度”,湖南文旅的“实力出圈”
数据,是市场最直观的“体温”,准确感知着文旅产业的发展脉搏。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10月1日至8日,湖南累计接待游客399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5%(同口径比增长11.7%)。值得关注的是,省外游客1037.12万人次,占比25.97%。湖南文旅的吸引力已突破地域界限。
南岳衡山、张家界武陵源、湘西凤凰古城等传统景区依旧火爆,客流保持高位运行。令人欣喜的是,县域旅游异军突起。怀化溆浦的穿岩山生态之旅、永州江永的勾蓝瑶寨民俗体验……一批曾经“养在深闺”的宝藏地,正成为自驾游、深度游的新宠。
文化场馆同样“热力值”拉满!假期首日,全省纳入监测的382家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便迎来22.01万人次的参观热潮,同比增长超24%。岳阳市博物馆的蹴鞠挑战赛、古法月饼制作活动场场爆满;永州祁阳的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则以全息投影与互动屏幕,激活千年石韵,让摩崖艺术的魅力扑面而来。
从景区到县域,从自然到人文,跃动的数据清晰勾勒出湖南旅游从“长沙热”向“全省火”的跨越。这股席卷三湘的“热度”,是湖南文旅深耕多年、厚积薄发的实力铺就。
产品里的“新意”,湖南文旅的“青春表达”
湖南文旅的吸引力,早已不止于“老天爷赏饭吃”的山水底色,更在于后天“匠心运营”所催生的业态焕新与体验升级。
“文旅+科技”的沉浸叙事,让风景“活”起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推出的“百龙天梯VR体验”,让地质变迁与生态奥秘在虚实交融间娓娓道来。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打造的黑石号特技秀,将千年窑火与航海传奇淬炼成一场可感、可触、可惊呼的视听盛宴。
“文旅+乡村”的情感连接,让乡愁“暖”起来。怀化荆坪古村新开的16家业态店铺将非遗、旅拍与民俗体验巧妙融合,游客不仅能漫步青石板路感受古色古香的建筑韵味,更能亲手参与非遗的现场体验。乡愁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可带走的记忆。
“文旅+美食”的味觉引力,让旅行“潮”起来。长沙的夜市喧嚣与品牌魅力依旧夺目,而湘潭的毛氏红烧肉、常德的钵子菜、永州东安鸡等,更以鲜明风味构筑起一张张美食名片。当旅行因味觉记忆而定义,“为一顿饭,赴一座城”便成为最诚实的舌尖奔赴。
精彩还不止于此。韶山红色研学的深度与厚重,长沙“网红”生态的热度与新潮,让历史厚重感与青春活力感在此完美交融。湖南文旅,真正拿捏了不同世代的旅行偏好。

游客在韶山参观。
从山水到街巷,从舌尖到心间,湖南文旅,正以“百般滋味”与“千般新意”满足着游客的“万般期待”。
服务里的“温情”,湖南文旅的“贴心守护”
人潮涌动的背后,是对一座城市旅游服务体系与运营能力的全面考验。
智慧服务,让便捷“无处不在”。长沙、湘西等上线“智慧停车”系统,有效缓解“停车难”的出行焦虑;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实行“分时预约+动态分流”,游客等待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郴州飞天山景区通过AI摄像头实时监测客流密度,自动推送“错峰游览”建议……这些服务的背后,是对游客时间与体验的极致尊重,让旅途更加从容自在。

郴仰公路沿线新设的交通智慧显示屏。
监管服务,让消费“放心透明”。全省推行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制度,对欺客宰客、价格虚高等行为“零容忍”。依托湖南省智慧文旅信息系统“又湘游”服务平台,游客可一键完成全省景区预约、交通导航、投诉处理等,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有底气。
暖心服务,让温暖“触手可及”。在全省各大交通枢纽、核心景区,文旅志愿服务队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岳阳楼景区为老年游客提供“一对一”讲解服务,并配备急救药箱、轮椅等设施;在韶山,“小小红色讲解员”为游客讲述红色故事……点滴细节之间,是湖南文旅最真诚的待客之道。
数据在跳动,产品在创新,服务在升温,三湘大地正澎湃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这个假期的喧嚣渐渐沉淀,但湖南文旅交出的这份以“热度、新意、温情”写就的答卷,其回响远未结束,已然转换为一张更具吸引力的邀请函,期待着下一次的邂逅……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黄琳
编辑:黄瑞婷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