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年党员尤其要从党史中学出崇高品德

来源:红网 作者:彭小云 编辑:唐盈 2021-05-13 16:52:42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彭小云(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青年一代的政治品格、宗旨情怀、道德操守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史崇德的“德”,核心就是党性,就是政治品德。加强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党员尤其要注重崇德向善,崇德尚贤,明德惟馨,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汲取党性的滋养,感受党性的风范,提升党性的修为,不断强化政德修养,彰显政治本色,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为实现人民利益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党性滋养,提升觉悟之境。“觉”为心,“悟”为道,觉悟,就是从不知到知,从迷茫到清晰,从摇摆到坚定,进而在内心深处形成深刻认知的过程。觉悟体现的是精神境界,共产党人的觉悟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觉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久久为功、深学力行中反复学习、思考、实践、领悟,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信仰和忠诚献出宝贵生命,夏明翰视死如归的凛然不惧,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决绝......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370万人。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在价值观多元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90后青年党员尤其需要接受对党忠诚的党性教育,特别是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这一时期,我们党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部条件和极其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通过28年浴血奋战,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读懂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才能更加深刻理解用无数先烈鲜血换来的革命理想和红色政权,以及来之不易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来之不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到时刻对党忠诚的极端重要性,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强化对党忠诚的品质。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党性风范,涵养为民情怀。百年党史,简而言之,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独立、谋自强、谋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苦奋斗史,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代表谁,我为了谁”的主流和本质,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尤其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小确幸”,应涵养为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一是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常思他人之恩,常怀感激之情,这既是青年党员安身立命的做人之道,也是干好工作的动力之源。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多次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只有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时代的创造者,才能发自内心感恩人民。心中有人民,才能激发更强的责任心、更大的使命感,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

二是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奉献精神。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更是共产党员的重要精神特质。我们党从诞生之初,就把无私奉献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奋斗史、探索史、发展史就是一部奉献史。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崇高境界,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钟南山逆行出征的英勇无惧......尤其让人敬佩的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身先士卒、奋斗不止、奉献不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的青年党员,就是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作为,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真正做到无奉献不青春,担当新时代的使命。

三是努力保持“无我”的政治品格。共产党人的“无我”,不是指每一个党员没有自我,否定个人基本权益,而是指每个党员在政治品德上的净化、觉醒、革新和提升,彰显的是一种忘我境界和为民情怀,集中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方志敏到刘胡兰,从焦裕禄到黄诗燕,从黄大年到吴孟超,他们以“无我”的政治品格,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完成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经常重温党的峥嵘岁月,反复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情告白,常修常新“无我”之高尚境界,真正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按照既定目标进行伟大奋斗。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升党性修为,激发奋进之心。奋进心是指不囿于现状,坚定不移地向更高目标追求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回顾百年党史,没有对事业的奋进心,井冈山“星星之火”就无法“燃起燎原之势”,红军长征就无法摆脱劲敌围追堵截,克服千难万险,一步步走向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一要时刻保持进取心。磨砺过的青春最出彩,奋进中的人生最精彩。青年始终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从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百年党史中汲取积极进取的力量,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树立作为意识,强化实干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强化探索精神。丰硕的工作成果,幸福的美好生活,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干,体现了一个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工作作风。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练好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二要时刻保持敬畏心。敬畏,即“又敬重又畏惧”,指人们在面对庄严或神圣事物时一种尊敬、谨慎的情绪和态度。党员的“敬畏心”,就是对手中的公权力心生敬畏,既要正确使用公权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又要诚恳、老实接受对权力的监督。心中有敬畏,行为就有约束。百年党史也是一部我们党始终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自我纠正、自我革命的反腐倡廉史。徐特立、谢觉哉、任弼时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用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政治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青年党员更应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畏惧之心,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年党员用心、用情、用力重温党史,用百年党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锤炼品德修为,明辨是非曲直,增强政治定力,自觉对标对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锻造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汇聚青年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彭小云

编辑:唐盈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646549/57/93361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