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西南、长株潭融城中心的含浦街道,因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假日经济”“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村民收入“盆满钵满”、集体经济“水涨船高”,为乡村振兴破题起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街道产业“差异化”“稀缺性”不够,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程度不高,基层组织“空心化”现象严重等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了严峻挑战。
知不足而奋进,弥差距惟自强。未来,含浦将坚持“四步工作法”,聚焦党建强引领、治理强保障、产业强驱动、文化强氛围,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含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建引领发展,红旗在“新农村”阵地挥舞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含浦乡村振兴,将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乡村高质量振兴。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含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线上、实体平台作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宣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深化组织机制赋能。多轮合村并居后,含浦现有村(社区)面积偏大、党员众多,本级设置党总支或党委,下设党支部。这种多层级管理模式在城区有其运作优势,但就实际工作效果来看,过多层级容易导致决策落实中出现声音“失真”、信息“失误”现象,不利于基层组织工作开展。进入新时代,含浦将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减层级、优组织、调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充分发挥精干组织的最大效能,确保管理如身使臂、工作如臂使指。
优化核心队伍支撑。没有合适“领头雁”,很难做好农村党组织工作。含浦将围绕乡村工作所需、基层百姓所盼,搭建“比武擂台”,组织“含浦论坛”,深化“述职评议”,实现精准选人、精细用人、精心育人,最大程度将政治定力稳、发展能力强、工作态度好、社会形象佳的力量统筹起来、调动起来,用产业发展成效、乡村振兴成果检验队伍的战斗力。
良法引入善治,管理为“生产力”蝶变赋能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含浦将牢牢抓住善治关键,以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助推产业发展跃升。
找准治理核心“脉络”。建立健全党工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借鉴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基层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开展涉农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社区网格化达标治理。规范村(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相关制度,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打通治理关键“环节”。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最细触角”。目前,含浦少数村民小组依然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组长由不同家族“话事人”轮流“坐庄”、履职不担责,实际作用发挥有限。含浦将深化破解“甩手组长”难题,全力探索“党建+群团”“党建+社会服务”等模式,让党组织和村民联系更紧密、关系更亲密,以“自治细胞”效能递增、实现乡村振兴效果倍增。
擦亮治理特色“品牌”。继续深化“党组织+群团”“党组织+屋场”“党组织+五老”“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好人”模式,不断创新“屋场议事会”“群众金话筒”等品牌,以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村落共建、村务共商、问题共治、幸福共享,变“政府要乡村振兴”为“群众想振兴”,形成全民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工作合力。
产业引来活水,资源向“价值链”高端转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含浦将立足优势、创新模式、实现成势。
“腾笼换鸟”唤醒沉睡资源。一方面,辖区范围内学校、村部、乡镇政府等旧址众多、资源闲置。含浦将全力规范资产管理,合理包装、科学策划、精准招商,让闲置资源“忙起来”。另一方面,当前部分村组土地流转程序不够规范、把关失之严谨,导致成效不佳。后续含浦将加强对招商对象的前期调查、背景筛查,把好“招商关”,确保土地流转“转出”农民好收益、基层好效益。
“筑巢引凤”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园、美丽庭院,美丽屋场,不仅能让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高。目前,含浦已有两村获得“省级美丽示范乡村”称号,其他为“市级美丽乡村”。今后,含浦将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养护、美丽宜居村庄长效管护等机制,打造“移步换景”的“网红点”、设计“全民热搜”的“引爆点”,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新含浦IP”的显著标签。在此基础上借势借力,聘请专业机构策划、包装,借助旅行社合作、导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发展,让美丽颜值精准间转化为经济价值。
“凤凰涅槃”壮大多元产业。大力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深度合作,培育和打造示范性农业产业,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和认证,壮大新型村(社区)级集体经济,让含浦成为岳麓“菜篮子”的主基地。积极探索“田园+康养+研学+亲子”模式,筹办油菜花节、举办田园生活节等节会,发布以农家乐、家庭农场为主题元素的美食地图、悠游旅图,丰富消费场景、营造消费契机、形成消费潮流,让含浦成为市民“慢生活”的首选地。
文化引导未来,乡风为“新含浦”建设添彩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形”,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质”,只有形质兼备,才能更好实现乡村振兴。
明确德治方向。近年来含浦大力发展“好人文化”,树立了一批正面典型,目前有38位含浦好人,其中两位获评“中国好人”。含浦将继续加大德治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村民文明行为守则,充分发挥“新乡贤联谊会”作用,大力整治农村社会不良风气,营造人人知德、个个守德、社会崇德的文明乡风,带动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文明乡风新气象。
树立教育导向。教育是文明其精神的最关键一招。今后将持续增加教育建设和内涵发展经费的投入,充分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着力解决学生营养餐和师资不足问题,严防辍学失学,让乡村孩子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让农村教育走在城镇行列。
把牢宣传动向。根植传统文化沃土,唱响乡村文化、乡村文明,厚植共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含浦将着力搭建文化阵地、提供文化保障、加强文化输出,讲好“含浦故事”、打造“含浦大餐”、唱响“含浦赞歌”,形成百花齐放、佳作纷呈的生动局面,为含浦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智力支持。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街道党工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黄兴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