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子,精准扶贫点对点
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我们扶贫干部最应该做的。2014年的春天如此温暖,商务部定点扶贫工作组以亲人的身份,深入基层调研,精准发力,积极找准发展定位,既当好定点扶贫县参谋,又当好贫困村致富者,工作组始终把加快城步发展、大竹坪村的精准帮扶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摆正位置、俯下身子、团结班子、谋划路子、争取票子,明确重点,推进工作内容。在项目资金上,倾力帮扶支持,按照商务部制定的帮扶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0万元,环村游步道建设230万元,安居工程240万元,产业建设10万元,落实75万元资金用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商务和扶贫培训(大竹坪村4万),解决45万元资金用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中长期扶贫规划》,安排扶贫助学138.4万元用于全县贫困学生,企业帮扶510万元等精准扶贫事项,完成各类惠民建设项目15个,大大促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为大竹坪村“扶真贫、真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作组为定点扶贫县、定点扶贫村全面展开走好路,画出了精准帮扶最美妙的图画。
俯身子,打造美丽新家园
有人把扶贫攻坚形象地称之为“啃硬骨头”一点也不过份,大竹坪村12个问题作了很好的注脚。工作组把这次工作作为扶贫大事来抓,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俯下身子,带领有关部门,首先深入大竹坪村走访调研,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先后走访80多户,与村支、群众座谈8次,慰问困难五保户20户。召开全体党员、组长大会,收集村民反映集中各类需要解决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12个问题,且实地考察全村需要精准帮扶项目,全面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最真实、最准确、最详细的第一手材料,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县委、乡镇集体决策提供参考。面对村民们殷切的期盼,面对收入较低、自然条件较差的实际困难,他们深感责任重大。工作组没有退缩,而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誓要彻底改变村里的面貌。工作组按照制定了大竹坪村帮扶规划的目标要求,明确精准帮扶的任务,确定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将精准帮扶与农村基层组织、与新农村建设、与群众路线、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持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扶贫、乡村旅游、劳务培训、基层党建等扶贫工作,形成抓政策带扶贫、抓项目促扶贫、抓机制保扶贫的工作机制,为大竹坪村精准帮扶设计了一条“脱贫—致富—发展”的突围之路。
抓软力,增强党建扶贫活力
为聚合强大动力,首先抓村级党建工作,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精准帮扶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从建党立制、落实责任、专项考评、建立群众工作站、三联二访一帮等入手,促使全村换思想、换思路、提素质、提效果变成现实。按照精准帮扶规划和当地实际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建设,采取分组推举代表成立扶贫项目协调小组,积极向县委组织部争取一名大学生村官抓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发展预备党员2名,培养积极份子2名,并将其纳入村后备干部培养。二是组织了党员骨干参加学习市县级扶贫示范村建设,村民参加生产业务技能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技术、学农村方法,提高党员干部工作水平和带富能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协助村支部制订了《扶贫工作组管理办法》、《村支班子管理办法》、《党的三会一课制度》、《村规民约》、《村务公开》以及建立帮扶台帐、制定帮扶规划、细化工作措施等一系列工作,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四是加强阵地建设。村部建设纳入建设计划,建立健全村支部办公楼、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心,争取农村文化资源共享项目落地。五是加强思想教育。采取谈心、交心、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等形式,引导村民正确认识精准帮扶工作的新机遇。抓思想、抓基础、抓产业、抓素质、抓和谐。六是规范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工作组帮助驻点村建立和完善符合民情的村规民约,普遍开展了“创文明村”、“评十星级文明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成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结果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外部‘输血’很重要,而结合自身‘造血’更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村民加快脱贫致富。一年来,工作组始终把精准帮扶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忠诚履职,尽心效力为大竹坪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积极谋划奔走呼号,争资争项,与贫困村干部群众一起大干实干,务实推进造血式扶贫,投入资金120万元,完成3公里村级道路硬化和扩建,投入资金230万元,对6公里环村道路按照旅游步道标准进行了整修和硬化,投资240万元,完成60座危房改造和15座砖瓦房屋进行民族特色的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工作组积极探索“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路子,帮助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促进贫困农户增收,采取帮助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探索生产营销、服务一体式经营模式和以奖代补方式,推动该村产业发展。种植蔬菜300多亩,葡萄150亩,西瓜500亩,并以九鼎农业有限公司为平台,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实现农户、企业“双赢”目标。帮助发展乡村旅游5家,从业人员36人,年营业额400多万元,既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又解决了农民就业,增强了经济收入。投资300万元规划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1座,目前,已完成100亩土地的租赁工作,项目可带动3000亩土地进行流转,帮助村民在零风险中种植经营,有效增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在定点扶贫上,他们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对群众反映的现实困难,总是尽最大努力采取1+1>2精准帮扶,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资助力度,落实希望工程项目38.4万元(希望小学),建起电子希望图书馆和电脑教育设备,筹措助学资金100万元,开展社会募捐活动筹集24万元帮助全县贫困学生,全部用于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同时,发挥部门优势到位,支持申报城步县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平台项目资金510万元落地,申报涉农项目200万元,并经市商务局督查验收使用,为城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贡献。实践表明,工作组自身要求严,在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中,紧紧依靠政府组织,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一边走访调研,一边尽力解决实际问题,从不收受群众的感激礼品,从不给基层增添任何负担,廉洁奉公,不搞特殊,不做违背群众意愿的事情,不接受吃请和报销开支,不搞迎来送往,在为人民服务中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扶贫干部的优良作风,也为干部驻村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把定点扶贫的好事做好、做实,做出成效,真正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为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新路。
(作者系城步县扶贫办 冯世民 陈小程 唐雁)
来源:红网
作者:冯世民 陈小程 唐雁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