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南大学王昶教授、周文辉副教授、硕士生贾坤的研究成果《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实现路径》,根据对长沙市、杭州市、南宁市、苏州市、温州市等多地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与核心构成要素
(一)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枢纽,以区县、园区、乡镇服务中心、创业服务基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为关键结点,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宗旨,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为中小微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组织结构网络化
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具有一个中心枢纽组织,多个服务平台、服务基地等网络结点,通过中心枢纽平台广泛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构成公共骨干服务网络。
2.服务内容共性化
以提供公益性、普惠性、满足中小微企业共性需求的服务为主,以提升企业能力、对接社会资源为服务重点,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将有限的服务资源优先配置给有强烈需求意愿和提升潜力的企业。
3.服务方式批量化
以服务机构“一对多”的批量化集成服务为主,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服务,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服务的方式。
4.运作模式协同化
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购买服务”为方针,依靠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多主体协同服务,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二)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
从公共服务供给逻辑出发,围绕“谁来供给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供给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产品?以及采取什么样的供给机制?”的问题,可以将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分解成如下三大核心构成要素:
1.服务组织体系
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需要,客观上要求多元化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按照参加单位的作用,可以划分为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和服务机构三个组织层次。
(1)领导机构:为地方政府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领导、协调、监督,以及优化配置资源、制定政策法规等,此外还有促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公共服务市场的责任。
(2)组织机构:主要指地市、区县、工业园区以及产业集聚乡镇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低收费或免收费方式为中小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心枢纽组织,主要负责服务资源的整合、服务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公共服务产品的研发等工作。
(3)服务机构:指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服务的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要求在公共服务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运作方式吸引社会各类中介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2.服务产品体系
针对中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特征和企业生存与发展共性需求的要求,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产品体系可以按以下两个维度来建设:
(1)构建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一是加强孵化期的孵化培育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孵化阶段起步无头绪、创业缺办法等突出问题,提供小企业启蒙服务、小企业辅助服务,激发创业主体,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企业的存活率;二是加强初创期的要素衔接服务。针对初创期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市场立足难、权益维护难等突出问题,提供金融服务创新、市场拓展和维权服务,增强初创企业话语权,提高初创企业成长质量;三是加强成长期的素质提升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期面临的业务快速发展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之间的落差,提供管理、技术和人才三个方面的素质提升服务,增强成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成熟期的产业体系促进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成熟期发展速度逐渐放缓、配套落后、知识老化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健全产业协作体系、对接资本市场、增加知识积累,培育行业细分龙头企业服务,促进成熟企业的转型升级。
(2)完善满足企业生存与发展基本需求的共性服务。一是政策服务。主要包含政务服务和法律维权;二是要素协调服务。主要包含金融服务、人才培育、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三是能力提升服务。主要包含管理咨询、技术创新、创业辅导服务以及复合型的产业促进服务。此外,服务产品体系还应涵盖公共服务产品、半公共服务产品以及商业服务产品,其中政府购买的重点是公共服务产品、补助的重点是半公共服务产品,商业产品完全交由市场运作,形成常态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3.服务机制
良好的服务机制是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序运行的关键,是对公共服务供给量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机制保障。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机制一般包括:
(1)政府引导机制:通过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创造良好环境,加强信息公开,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助和服务奖励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吸纳社会化服务机构参与服务体系建设,全面促进优质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培育公共服务市场逐步成熟。
(2)协同服务机制:通过政府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部际协同,政府与服务平台、中介机构之间的服务主体协同,实体服务资源与网络虚拟服务系统之间的资源协同,以及区域内部服务资源与外部服务资源的区域协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
(3)约束激励机制:通过对服务机构设置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服务人员规定明确的专业资质要求及服务考核标准,对优秀服务机构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推动平台网络服务的规范化,形成健康的服务市场秩序。
(4)监督评价机制:通过对公共服务机构和服务产品的认证、监督和评估工作,引导服务机构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平台网络服务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据考核的服务绩效,择优奖励,促进优质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建立企业的沟通与反馈渠道,总结完善服务产品。
二、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地方中小微企业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为总依据,以将政府的权威和市场机制结合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地方工业转型升级为根本目标,以建立起覆盖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产品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为总任务,以培育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市场、建立“政府扶持枢纽平台—平台聚合服务中介—中介集合服务企业—企业集体受益发展”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为基本路线,以服务组织体系、公共服务产品体系和服务机制为建设重点,以提升企业能力、对接社会资源为政策着力点,以完善利益合理分配为基础的协同服务机制为工作支撑点,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促进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加速中型企业转型成长。
(二)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把培育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市场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
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培育公共服务市场。这个市场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方面需求方是中小微企业,它们有强烈的需求,但缺乏购买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供应方服务机构因为收费有限,缺乏主动提供服务的意愿和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开发。面对市场的失灵,只能由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撮合供求双方,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2、坚持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面对点多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群体,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方式,必然以支付大量的财政开支为代价,而且服务效率低。这就导致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即企业对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政府财政支付不足和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领域引进市场机制,整合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优势,借助服务机构、民间力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3、坚持把完善以利益合理分配为基础的协同服务机制作为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点。
无论在公共服务产品的研发上,还是在公共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上,地方政府须始终贯彻协同服务的理念,把明确利益各方的责任放在首位。在地方政府、服务中心和服务机构等相关各方的责任界定下,地方政府按绩效对服务中心进行年度补助和考核,对机构服务进行财政采购和服务质量评价,对表现优秀的企业进行奖励,让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使协同服务有了能长期持续的利益基础。
4、坚持把开发覆盖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产品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中小微企业也像自然人一样有生老病死,需要有与之适应的公共服务保障。地方中小微企业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体系按照两个维度来构建:一条是贯穿企业的生命周期,从孵化、初创一直到成长、成熟各个阶段;另一条是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政策服务、要素协调、能力提升。从而使中小微企业从创设到发展都能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找到对路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为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坚持把提升企业能力、对接社会资源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过去,地方政府习惯将解决融资难放在首位。实践上,缺钱和缺人是中小微企业的问题表象,“融智”才是问题的关键。中小微企业最需要提升内在能力。地方政府应当把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对内促企业能力提升,对外助企业资源对接。通过两手帮促,帮助企业健康成长。
(三)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
1.构建公共服务网络
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服务中心为核心,广泛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推动公共服务机构、公益服务机构、商业服务机构横向协调联动,构建地市、县区、工业园区以及产业集聚乡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网络。一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骨干体系建设。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一类是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是市、县区及园区层面建设的枢纽平台,突出资源统筹功能、协同服务功能、快速响应功能,发挥贴近中小企业的优势,提供便捷的服务;另一类是专业性公共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公共金融服务平台、优势产业集群的公共创新平台以及分散在社区的创业基地等专业平台机构。中心枢纽平台建设网络统一呼叫、网络在线服务系统,与社会服务机构等实体服务资源系统相互支撑、协同服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分布式的服务网络。二是加强社会服务机构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和培育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成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鼓励科研院校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服务机构,从事技术中介、咨询、推广等服务活动;引导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专业化服务外包;充分发挥协会(商会)服务、协调和自律的作用,积极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协会组织;大力发展各类企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和带动多行业离退休的管理人员、科研院校离退休的专家学者等社会专业人士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服务活动。
2.完善协同服务模式
按照“政府扶持枢纽平台—平台聚合服务中介—中介集合服务企业—企业集体受益发展”的运行机制,推动多主体协同供给公共服务。地方政府作为服务体系的规划者和制度安排者,重点是搭建平台、培育服务主体,将具体的服务工作外包给中心枢纽平台;地方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心枢纽平台则负责组织公共服务产品研发和具体服务活动的实施工作,整合并管理监督相关的社会中介资源,架起社会中介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桥梁;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服务的具体提供者,为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集成式的服务,作为智力支持积极配合政府和平台的工作;中小微企业在服务过程中表达自身服务诉求、反馈服务效果、提出意见建议等。
3.推动服务产品创新
为了给中小微企业提供用得好、用得起和用得方便的服务产品,必须不断加大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力度。首先,在产品研发前期,建立产品研发资金项目申请制度。遴选一批研发服务机构,采取定向委托、公开招标等形式,重点培育一批成熟的研发服务机构;在产品研发中,加强中小微企业需求调研,把握来自不同产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微企业共性需求,完善合理的研发流程,建立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枢纽平台、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协同研发机制;在产品研发后期,建立跟踪评价与改进机制,提高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把单次的服务变为可反复出售的服务;在研发产品推广期,发挥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对新研发服务产品采用公共产品的形式推广试点,积累服务经验后转化为公益产品,运作模式成熟后再转化为大规模、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产品,形成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相互贯通的服务产品结构。其次,围绕重点产业、贴近中小微企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开展一站式政务服务,通过相关政府部门授权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政策服务、项目申报、企业认定等服务,提高集中服务的效率;开展信息化服务,建立健全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互动平台,及时推送企业服务信息,使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提高服务工作的覆盖面;开展服务推广活动,鼓励各地、各有关部门整合各类服务机构资源,开展专题培训、服务展示、对接洽谈等活动,深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创业基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开展菜单式服务,及时掌握重点企业服务需求,引进专业服务机构,组建中介服务联盟,编制服务菜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可选择的中介服务;开展全程定制式服务,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4.健全公共服务机制
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地方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给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需逐步健全服务体系法规制度和建立服务体系资金的投入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法规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形成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推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的地方立法,明确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与相应责任,完善服务体系发展投资保障机制,促进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定期向地方政府报告有关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制度,形成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建立服务体系资金的投入机制,设立地方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中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中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项目、政府委托服务项目、中小微企业服务产品研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三、结论与建议
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本质就是培育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市场,是对政府职能转型方式的新探索,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输出功能,扩大企业服务面并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在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值得注意的是:
一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中小微企业需求旺盛而市场没有提供有效供给的情况下,政府的有形之手应当适当介入,做到不缺位;对于平台做的事和中介来做的事,地方政府做到不越位;在服务对象上,重在激发企业内在的动力,政府不错位帮扶;当市场慢慢成熟以后,地方政府将决策与执行分开,更多的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做到不占位。
二是把握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应把公共平台的搭建作为建设重点,尤其是对中心枢纽平台的扶持,鼓励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多元并存、竞争发展,促成公共服务网络的形成;在建设中期,以普惠的批量化集合服务活动为建设重点,通过对公共服务的体验,激发中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发育公共服务市场;在建设后期,以交易环节补贴和常态化公共服务补助为重点,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鼓励社团组织聚合力量。通过这些社团组织的打造,地方政府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促进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市场的发育,真正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输出能力,形成公共服务市场的微观基础。重点支持中心公共枢纽平台的建设,以其为龙头将服务机构组织起来,成立服务联盟或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协会,形成行业内部的自律机制和协同服务机制;搭建中小微企业沟通交流的社区,形成各尽其责而又协调有序的自组织;整合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建立专业智库,研究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深化顶层设计,总结经验教训。
四是提高有限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广泛的中小微企业服务需求与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之间总会存在矛盾,所以还应注意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均等服务的基础上,采用企业竞争性筛选的方式,将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先配置给有强烈参与意愿和提升潜力的企业。
来源:红网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