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优训强村级班子,提升发展能力。以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发展能力强为选人用人导向,注重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再把党员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支部书记或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近三年全县共有628名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170名经济能人被培养成村支部书记。在选优的同时,组织村干部开展科技骨干轮训,着力培养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2013年,先后选派196名村干部参加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雨露计划”、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等举办的技术培训,重点学习“三农”政策、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培训种植、养殖技术。为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县委出台了《群众工作十八条》,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对群众工作队员和驻点单位考核范畴。
探索六种发展模式,开拓发展途径。通过深入调研,遴选100个不同类型的村作为试点村,出台了《关于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试点工作。在先行试点,总结提升的基础上,探索出六种发展模式,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土地流转型即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村庄整治等工程,增加归属村集体所有的有效土地。鼓励村集体对闲置土地进行统一租赁,再集中打包转租给工商企业或种养大户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洞口镇大胜村通过将村园艺场和农户集散桔园连片流转,村集体服务增收2万元,园艺场承包收益4.5万元。资源开发型即招商引资或兴办集体企业,开发村内的山、林、水、风景等自然资源,通过税收返还、利润分成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山门镇清水村修建自来水厂和创办清水石材厂,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30万元。专业合作型即倡导村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购销公司、劳务公司,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劳务输出等服务,获取有偿服务收入。高沙镇南水村成立洞口县南水渔业养殖合作社,通过为社员提供专业化、全程化有偿微利服务每年创收达8万元。资产经营型即通过整合闲置的办公楼、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山门镇里仁村通过改建村农贸市场,升级村办招待所,村集体每年增收72万元。创办物业型即通过鼓励自然条件差、缺乏发展空间的山区村和城郊区位优势明显的村,整合资金,在县城或集镇采取统一购买、统一建设、单独购建等形式,投资兴办销售门面、标准厂房、商贸市场、仓储物流等物业,获取稳定的集体收入。石江镇农蔬村开发建设镇农贸市场,修建综合服务大楼,村集体每年增收14万元。集资入股型即遵循村民自愿的原则,运用市场化经营的模式,村集体和村民个人采取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项目建设,获取红利,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竹市镇巩背村由群众集资入股,兴办烟花爆竹厂和碎石厂,村本级增收16.9万元。
推出七项保障措施,加快发展速度。为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七保障”》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从七个方面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选优配强,组织有保障。构建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农村工作部具体负责,乡镇(管理区)统一组织,驻点干部分类指导,村级组织具体实施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配强“双强双带”型班子,加强培训,建强“经济能人型”村干部队伍。科学谋划,发展有保障。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5年规划,坚持以村为主,市场主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拓宽路子,推动有保障。在充分运用土地流转、资源开发、专业合作、资产经营、创办物业、集资入股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部门协同,政策有保障。整合项目资金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倾斜,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加强联点指导,实行优惠税费。财信扶持,资金有保障。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奖励扶持、贷款贴息和融资服务,金融机构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管理规范,运行有保障。规范“村账乡镇代管”制度,建立村级集体“三资”登记备案制和资产处置申报审批制,制止新增不良债务,规范举债行为,按照“一村一策、一债多策”原则,逐步化解债务。督查考核,落实有保障。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出台具体考核细则,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或优先提拔使用。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伟昌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