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堡垒作用。今年来,索溪峪镇严格按照上级党委部门的要求,全面推行联村干部职工、第一书记“开会到组”、“宣传到户”群众工作法,深入农家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各项强农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晋位升级”的督促指导,整体推进效果明显;建立了双峰村“党建精品线路”,增强党建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落实“三有两评”制度,完善“三会一课”和党员学习日制度,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镇把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实施了文庄、双峰、双星3村片区饮水管网建设,整修并硬化山区村的村组公路,启动了河口村道路亮化工程。开工建设了武陵路二期项目,推进了区一中配套项目、岩门新区等工程拆迁协议的签订,加快了索溪河治理进度,一条“生态河”、“景观河”即将形成。基础设施的完善,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居住难”等问题,特别是重点项目的推进,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调整,拉动城乡经济发展。今年是索溪峪镇建设“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的第一年。随着武陵源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宽,立足市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双峰生态园整体招租步伐,做大做强双峰砂石画产业;推进岩门罗公坪高科示范园建设,确保年内投入灵芝生产;规划并启动了张家界植物园项目建设,培育了常源、文庄生猪养殖龙头示范基地,建成了金杜村级2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蔬菜、优质水(干)果、花生、红薯、玉米、葛根、生猪及特种养殖为重点的旅游配套产品体系。
四是改善基础环境条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实施“一线工作法”,进一步转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机关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全部深入到各自联系的村(居)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访贫问苦、指导春耕生产。机关党员干部与村里的贫困群众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镇党代表开展了“一帮三”帮困活动,积极为他们解决生产生产上的实际困难,诚心诚意地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此外,该还通过开展“文明村”、“卫生户”、“孝顺媳妇”、“明理婆婆”等群众性的评比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加强群众素质教育,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邓德华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