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建设,夯实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群众文化建设项目:争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资金48万元,已建设了2条健身路径。城南体育馆建设已到位资金300万,取得了土地审批等手续。新争取了“农家书屋”项目73家,争取了1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配套设备项目,折合资金208万元。组织各类广场演出、节会演出、下乡演出等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次。“濂溪讲坛”长效机制建设项目:高质量举办“濂溪讲坛”4期。精心筹备全国理学研讨会。聘请专业公司摄制《大极.汝城》形象宣传片。制作大型专题片《理学名城—汝城》。积极筹备了全县性的濂溪风大型广场舞大赛。爱国主义教育、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项目:顺利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等规划。争取了省财政对李涛、朱良才等3位将军故居第一批维修专项资金70万元。香火龙基地已建成,目前香火龙原生态点有6个。古祠堂已进行了部分维修,对朱氏总祠进行了环境治理,完成了津江村克纪公祠维修,津江红色遗迹的维修。开拍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文献纪录片《汝城——我党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市文明素质培养项目:启动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年”活动,已培养了志愿者劝导员5200多名,带动了全县10多万市民学文明、讲礼仪。开展了文明餐饮示范店、文明餐饮示范食堂、文明之星服务员评选表彰及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活动。茶文化园项目:目前已完成了东岗岭万亩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将茶叶生产与茶文化观光相结合,形成茶叶生产与加工、茶类博览、茶种博览、茶艺博览、茶道观赏、茶文化普及与推广为主的项目建设。广播电台建设项目:投入100余万新增的广播电台建设项目已正式开播,拓宽了宣传平台。
二、理论宣传,有声有色。
精心组织了“全国周敦颐与汝城暨理学思想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学术研讨会。从组织学者调研到召开全国各地学者学术交流,整个理学研讨筹备工作历时一年多。12月21日国家学部委员、国家级学刊主编、各省市专家、高校教授近百人来汝参会,收集论文63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60多万字的论文集,对汝城的理学文化、红色文化、古祠堂文化进行专题学术研讨与宣传,奠定了汝城理学发源地的基础。拓展了讲学平台,以“濂溪讲坛”为载体,组织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集中学习,2012年举办讲坛4期,先后邀请了市委党校唐中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芒果V基金秘书长周远、武汉理工大学刁兆锋教授等知名学者来汝授课。
三、新闻宣传,高潮迭起。
先后邀请了中央、省、市各主流媒体记者到汝城开展采访报道,并积极向上撰稿宣传推荐汝城。今年,汝城县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发表稿件1600多篇幅,比去年同期增长26%,其中《湖南汝城:评选作风标兵提升执行力》、《山城处处春潮涌》、《汝城:打造最适合你居住的城》、《汝城城镇建设美如画》《汝城“六联六促六提高”激发创先争优新活力》、《汝城整顿作风助推发展》、《书记的一天》等一批重稿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红网等中省主流媒体发表。争取了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红网等8家主流媒体共10名优秀编辑记者来汝城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争得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片尾压屏长达半年。投入70多万元,制作了10分钟、30秒、10秒、5秒各时长的汝城电视形象宣传片。投入100多万元,12月23日举办了《生态汝城高速启航》大型文艺活动,中央、湖南、郴州电视台现场报道。著名主持孟盛楠、魏哲浩,著名艺术家黄伍福、江涛、云朵、欧阳铭芮等登台演出,吸引江西、广东、湖南三省边际5万余群众前来观看,此节目将在湖南电视台重播。
四、文明创建,再上台阶。
投1800万元用于文明县城建设,在夯实城市文体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加强了文明创建工作。举行了“共建幸福家园,同创省级文明县城”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誓师暨志愿者(义工)联合会成立大会,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举办了以“道德的楷模”为主题的颁奖典礼、“爱我汝城,共创文明”为主题的广场书画大赛、“争做文明汝城人”演讲赛、“小手牵大手,文明在我家”电视抢答赛等群众参与率高的活动,深入全县各机关、社区开展文明礼仪宣讲培训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明劝导服务月”活动。开展了“汝城精神”、“道德模范”、“形象大使”、“感动人物”等四大评选活动并在电视现场直播颁奖盛况。汝城县文明用餐活动的经验作法,在全省推广。2012年9月又成功举办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11月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县城考核验收工作,成功取得了“省级文明县城”的荣誉称号。
来源:红网
作者:刘小林 李英燕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