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动现代农业快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大跨越

来源:红网 作者:雷立文 编辑:闵美颖 2012-10-10 16:34:39
时刻新闻
—分享—
  桂阳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烤烟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桂阳烟叶”品牌叫响全国,同时还一直保持了全国产粮大县、全国产油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称号。推动桂阳县域经济转型跨越,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建设幸福桂阳”奋斗目标,始终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实施“三化”互动不动摇,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同时,积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强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大大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大跨越。201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湖南省的排位由2007年的第18位前移到2011年的第9位。
  
  一、调优结构扩规模,不断做大现代农业产业
  
  一是突出规模化种养,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做大优势农业。按照稳定粮食生产、做强传统主导产业、做优本土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着力调优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进一步巩固和做大粮食、烤烟、生猪、油茶、水果、蔬菜、地方特色农产品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县基本建成100万亩粮食、24万亩烤烟、120万头生猪、30万亩油茶、20万亩水果、20万亩蔬菜等规模农业产业基地,全年农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其中烤烟产业通过加大生产扶持、鼓励大户种植和加大基地单元和烟基建设,在成功打造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一流主现场的基础上,种植面积扩大到24.26万亩,收购烟叶70.7万亩,取得了烟草总税收2.86亿元、烟农售烟收入过7.5亿元的不凡成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品牌最响、发展模式最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生猪产业通过引进新湘农、天心公司等大型养殖企业兴办智能化养殖基地,集中打造了正和、共和、浩塘菖蒲等七大养殖小区,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场和最大的原种猪场,全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发展到330家,其中千头猪场近149余家、万头猪场9家,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0%以上,年出栏生猪达120余万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荣誉称号。二是突出标准化生产,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特色农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在对接市场、抢占市场中提质增效。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论证和产品论证,建成了5个万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5个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区、5个万亩油茶高产示范区,瑞晟3万头原种猪场、新湘农20万头生猪养殖场、欢乐农牧3万头扩繁场等5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以及山下红柑橘、太和辣椒、乌龙姜、和平豆腐、阳山湖乳鸽等5个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特别是烟叶标准化生产成绩显著,通过大力实施“质量、品牌、特色”战略,全面引入了ISO9000国际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县烟叶标准化生产率稳居全国前列,继续被评为全国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三是突出专业化服务,以全新的组织模式助推现代农业。积极创新推行先进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拓展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重点”的思路,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经济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已组建烤烟、生猪、油茶、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55个,成员达13200人,带动农户6.2万户。特别是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势较好,目前全县已注册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28家,建设统一育苗工场31个、烘烤工场98个,配套烟用机械近4000台套,烟农入社率达85%以上。烟叶生产基本形成了“生产在户、服务在社”的专业化服务模式,烟叶生产内部分工科学细化、烟农种烟劳动强度不断减轻,真正实现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
  
  二、深化加工延链条,不断做响现代农业品牌
  
  一是积极建设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在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余元规划建设芙蓉食品药品加工项目区的基础上,2011年又投入资金近亿元,重点实施了茶红路延伸段、标准厂房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园区规模、健全了配套功能,园区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6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了湘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优、特色最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集聚集群发展。目前园区已先后引进紫宇面业、瑞丰米业、济草堂、宏润油茶等近20家余家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进驻发展,其中紫宇面业、宏润油茶等8家企业顺利建成投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态势强劲。二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立足县内农业资源优势,充分依托专业园区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立项争资、激活民资力度,全面加快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态势形成。如为促进油茶主导产业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引导,并引进广州巨象、武陵源、宏润、天润健、恒邦、丰泽等近10家公司进行油茶开发。全省最大的油茶加工项目宏润油茶一期建成投产,联办油茶基地近10万亩,大大促进了全面油茶产业的恢复发展。为促进太和辣椒、和平豆腐、乌龙姜等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太和辣业、紫于面业、阳山湖鸽业、朝天龙椒辣业、乌龙姜业等本土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做到了一个特色农业产业就有一家龙头加工企业和一个精深加工项目。为加快培育中药材产业,继成功做大济草堂药业后,又积极引进云南利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桂阳,计划投资近亿元建设一个国家级的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新上一个苦参加工项目,中药材产业发展将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县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14家,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基地达42.3万亩,带动农户13.5万户,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三是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特色品牌。积极引导农新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对名牌名优国家免检产品、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给予奖励,打造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如济草堂饮料、金太和贡辣、神农谷山泉水、成氏挂面、阳山湖乳鸽等。其中神农谷山泉水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济草堂药业金银花本草茶在成功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后又启动了驰名商标的创建工作,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取得QS(质量安全)认证的达到15家、注册商标8家,已取得“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20个,建成并通过“三品”认证的生产基地面积26万亩,农产品品牌效益日益彰显,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三、统筹城乡强基础,不断做实现代农业支撑
  
  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切实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水利建设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多、灌溉能力弱的现状,早在2006年县委、县政府就作出了“打一场水利建设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通过5年努力,实现“80%以上的基本农田实现排灌自如、80%以上的病险水库得到有效治理”等六个方面达到80%要求的“680”工程。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近年来县财政每年配套投入资金1600万元以上,整合烟水配套、农业开发、病险水库治理等各类资金近8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累计治理病险水库103座,新修灌溉水渠1000余公里,改造基本农田30余万亩,极大地改善了水利灌溉条件。最近又争取国家烟草局投资5亿元建设一座中型水库,整个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北半县10个乡镇近10万亩农田排灌自如问题。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快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突出干线公路提质改造、县乡联网公路建设、通村公路硬化三大重点,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115”工程,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近30亿元,在积极配合推进厦蓉、衡武两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基本建成了以100公里高速公路、100公里干线公路、500公里通乡联网公路、3000公里通村公路为支撑的快速公路交通网,全县100%的行政通上水泥路或油路,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郴州大道桂阳段的建设,使桂阳与郴州的“同城效应”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极、两型产业的集聚区、统筹城乡的主战场。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城乡绿化攻坚,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6000万元,全面实施以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村镇绿化和荒山造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4.5亿余元,完成通道绿化310公里、水系绿化126公里、公园绿化5000亩、荒山造林13.5万亩、县城、村镇及庭院绿化35万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13%。随着生态环境质的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超过20家,其中省级休闲农业企业协会会员3家,五星级休闲农庄1家,每年接待广东等周边地区休闲度假人员近20万人次。
  
  (作者系桂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雷立文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12/10/10/45590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