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韦森特”昨日4时在广东台山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3级,是今年以来影响广东的最强台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政府应急办的要求,广东移动配合气象部门,连夜向深圳、中山、珠海、江门、云浮等预计受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城市移动用户发送预警短信3000万条,第一时间向市民发布台风动态、及时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同时,广东移动还首次通过移动微博、无线城市等信息化平台向广大用户提供防台防汛的信息服务。(7月25日《南方日报》)
预警信息在台风“韦森特”登陆之前发送给市民,对于夏季时常遭受暴雨之灾的国人而言,显得特别温暖。对于广东省这个拥有7900万人口的大省而言,仅3000万条短信的发送,就能确保做到2-3人之中至少有1个人收到一条预警短信。这样大规模地发送短信,史无前例,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民生情怀。
天灾来临,政府该不该、有无责任发短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这样一则报道。6月28日清晨6时,四川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的土石流,当日就确认造成14人罹难、26人失踪。据悉,由于白鹤滩工程建设筹备组负责人胡念初未将暴雨预警短信转发给施工人员及家属,才造成住在职工宿舍的人员罹难。短信究竟是有用没用,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广东省政府向市民们发送3000万条预警短信的工作显得很是给力。在灾难来临之前,他们采取各种现代通讯方式告知公众,就为避免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点,值得其他地方政府乃至整个国家来学习。当然,这次向市民们发送预警信息,也有缺憾,就是负责发送预警信息的通讯公司只包括中国移动,而没有包括联通和电信。显然,这是一个遗憾。而毋庸置疑的是,预警信息发得越多,公共安全可能会更有保障。
信息时代,就应该有信息时代的行政特色。用现代信息服务来告知公众可能要发生的灾害、让公众及时避险,非常便捷、迅速,而且相当有效,所以行政服务应及时打上现代信息服务的便车。
当然,用现代信息来促进社会的公共安全,更是政府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天灾来临之前,地方政府向市民们发送预警短信,应该成为行政工作的常态。对于通讯运营商而言,手机消费者都是它的衣食父母,而且通讯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或是中央企业,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帮助地方政府完成天气预警;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站在维护公共安全的高度考虑,“牺牲”一点公共财政,向市民们发送预警信息,“花得其所”。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王传涛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