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寻求文化突破 实现后发赶超

来源:红网 作者:刘乐权 编辑:闵美颖 2012-06-13 15:07:37
时刻新闻
—分享—

  发展依然是当下的时代主题。发展各地都在搞,但搞法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绥宁位于邵阳市西部,虽然地域2900多平方公里全市第一,人口却只有37万,离市里最远,是名副其实的偏远小县。要谋求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县目标,我以为,绥宁只有扬长避短、独辟蹊径,选择文化这个切入点进行突破,或许可以走出一条发展崛起的好路来。
  
  文化突破有较好的基础。绥宁境内森林茂密,山川秀丽,物产丰盈,民风纯朴,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曾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一块没有被污染的神奇的绿洲”。巫古文化积淀深悠,民间文化绚丽多彩,有国家级自然风景区黄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寨市,这为文化突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强国的伟大号角,为我县实施文化突破、加快富民强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而我县成功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范围,又为我县文化突破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文化突破不仅可能,而且可以一试身手、大有作为。
  
  但与外地相比,在文化建设上我们绥宁依然有着明显的差距。首先是观念差距,在我们一些部门或者单位,要么认为文化建设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其次是硬件上有差距,绥宁既无体育馆,又无文化宫,甚至连一个大型集会的场所都没有。第三是投入上有差距,全县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小。第四是规模上有差距,文化景观不仅规模小,而且点布分散。  

  文化突破要选准突破口。一要致力于出人才;二要致力于出经济能人,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大家大胆创业,多做实业,成就事业,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致富先锋。三要致力于出文化牛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容允各种流派自由发挥、各位艺术家尽情表现。我们还要恢复建好魏源故居、蔡锷故居、陈锡兰故居、于家大院,把它们建成省内一流水平的参观要地。出作品就要打造有亮点的人文地标,到目前为止,邵阳还没有在省内声名赫赫的人文地标,这是我们邵阳的一条短腿。我们邵阳也要有大手笔,建造全省最亮丽最时尚的人文地标。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也于事无补。不打牌子则已,要打就要打出气势、打出影响来。
 
  文化突破需要我们优化自身。一要宽胸怀。搞文化,必须有一个宽阔的胸怀,要能够容忍一切。首先必须兼容并包,不问你是哪一派哪一说,不论长短、不论对错,只要你提出设想来,我们就要能坐得住听得进,真正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提得对的,我们马上改正,提得不太恰当的,我们作为参考。其次必须自由发展,当年西南联大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在全世界有影响的名人名家,就是因为能自由发展。出大成果不要企求一朝一夕,而要有长远眼光。英美等发达国家之所以那么发达,他们在出成果上就是不急不躁。我们也要有这种耐心,只要他是在致力于出成果,就不要急功近利,企求立马出糠见米,而且还要允许失败。
  
  二要厚“土壤”。土厚树高,根深叶茂。扬传统,搞文化建设不能虚无主义,必须开扬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绥宁的苗族四八姑娘节,源起宋朝,现已成国家级节庆品牌,我们要继承开扬,充实其文化内涵,把它办好办大办强,不断增强辐射力、扩大影响力。强教育,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只有抓好抓强教育,县域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源,高素质的人才越多,县域发展才越有后劲。绥宁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依然面临生员外流、师资短缺、布局不合理等诸多挑战。整个邵阳,高等教育是既小又弱,没有一所名为“大学”的高校,与800万的人口大市不相匹配。活舞台,人才的冒出不是偶然的,都是在竞赛活动中崭露头角的,这就要广泛地多形式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体育竞赛和征文评选活动,为人才展示才华提供舞台,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要增投入。文化要突击,投入不可少。要投入,就要有钱。中央要求,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可我们是“吃饭财政”,在文化建设的投入上还难以做到“高于”,这就要激活融资机制,广开投资渠道,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以最大的努力确保文化建设尤其是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需要。只有大投入,才会有大手笔。只有大手笔,才会有大变化。要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和健全文艺创作表彰办法,重奖文艺精品,重用文化人才,营造尚文气氛。建四星级民族大酒店,修文化长廊、防洪景观带,修民族风雨桥,规划民族公园,绥宁已在开始打造文化含量高的山水园林城市。
  
  (作者系绥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来源:红网

作者:刘乐权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2012/06/13/45619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