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品性

来源:社科院网站 编辑:闵美颖 2012-01-29 16:29:52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宣部理论局近年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通俗理论读物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欢迎,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

  理论总是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来实现自身价值,而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就必须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段大多数理论工作者都非常熟悉并经常喜欢引用的马克思经典,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理论只有把自身大众化,才能掌握群众、说服人,才能有魅力。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也同样必须把自身大众化。

  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人们通常更多讲的只是语言的大众化,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生动、平实、通俗和易懂化过程。事实上,仅有语言的生动和通俗是明显不够的,因为真正说来,语言的问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问题,只有“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而要“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品性。

  一是以人为本的民生立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的解放、尤其是广大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它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马克思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也“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由此,马克思主义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出发,坚持广大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立场,以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存在的人为自身的阿基米德点,以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体性类存在为终极路标,在对人的异化存在的现实批判中,积极扬弃造成人的异化的条件,不断实现和占有人的本质。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本立场,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逻辑。而人们通常也只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有关的东西感兴趣,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要想能够掌握群众,有魅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民生立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们生活的现实需要出发,关注人们的需要,理解人们的需要,尊重人们的需要,深入研究人们的真正需要和正确引导人们的实际需要,从而推动人类实践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扬弃人的异化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二是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而“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同样,抓住“实际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的困难”和关键,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要想能够掌握群众,有魅力,就必须具有自己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必须把实事求是作为其基本精神,讲真事,说真话。讲真事,就是敢于发现和客观面对理论发展与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不回避,不夸大,不遮掩,既不无病呻吟,胡乱炒作,也不掩耳盗铃,粉饰太平。而是要通过广泛调查,深入研究,抓住理论发展中的真问题,抓住人民群众关心、影响人们生活的真问题。因为没有这些真问题,就不可能有真研究,只有抓住了这些真问题,研究才会有意义,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得到人们的肯定。说真话,就是能够客观揭示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我们知道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所谓分析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因为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和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这就意味着,必须袪除一切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和主观愿望个人私利等内在因素的干扰,本着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原则,拿出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的决心,客观揭示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而不是隔靴搔痒。这样才不致于办法措施一大堆,拳法招数眼花瞭乱,但却见不到效果,看不到诚意。

  三是高于实践的理性逻辑。艺术的魅力源于艺术来自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理论的魅力源于理论来自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因为艺术只有来自生活,才能有感染力,只有超越生活,才能满足人们的艺术享受,升华人们的精神。而理论只有来自实践,才能掌握群众,只有高于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本质,指导人们的实际行动。来自实践,就是“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因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高于实践,就是超越人们日常生活所在的现象世界,去“解决宇宙的秘密、知道主宰一切的最高权力、揭露实体的世界。”简单地说,就是超越经验一般的能力,深入到现象世界之外的理性世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理性的逻辑,它与旨在改变现象世界的实践不同,确证着理性作为“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一种绝对的、唯一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的本质,满足着人类理性自身的需要。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要想能够掌握群众、有魅力,就必须来自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并坚持高于实践的理性逻辑,而不是俗化为人们一般的认知,沉沦于人们当下的生活。理论不应趋同于现实,现实本身必须努力上升为理论。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才能保持自身作为理论而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和先验性,才能作为理性的价值观念,成为指导人们思想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理性力量。

  四是超越常识的创新精神。“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从整个人类的存在来看,人们主要的活动,无非可以归结为人类不断对象化和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和超生命本质的过程,生命本质具体化为人们求生存的需要,而超生命本质则决定了人们求知的欲望。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这两种本质的对象化和实现,实际上也就是人们不断“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两种活动,“改变世界”首先满足着人类求生存的需要,表达着人的实践理性,而“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则确证着人类求知的本性,反映着人的理论理性。所谓求知,就是探寻真理,设法得到知识。这意味着,人们努力所追求的知识并不是人们已经掌握的,对于人们既存的记忆来说必须是全新的,它绝不能是已经落入凡间,并为人们所熟知的常识。理论必须超越常识,具有能够满足人们好奇心,为人们提供新见解的创新精神。而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应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出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要想能够掌握群众,有魅力,就必须具有超越常识的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打破对以往理论的依赖和重复,打破摘摘抄抄的思维习惯,打破东拼西凑的写作方式,打破虚空套话的浮华文风,删繁就简,厚实内容,创新理论。(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

来源:社科院网站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