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慧霞委员
2011年国内发生多起暴力袭医事件,医患纠纷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滞后,一些医院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个别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管理流于形式,个别医务工作者服务观念淡薄、拒腐意识模糊、趋利现象严重;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情感交流和理解包容;相关法律建设滞后,法律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医疗机构为避免误诊、漏诊,不得不多做检查,降低医疗责任风险,从而增加了患者医疗支出,引起患者对医院过度医疗的质疑等。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议: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院社会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建立以患者需求为主导,以医疗、保健、康复、预防为基础、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医疗服务模式。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强化医德医风量化管理和定性考评,建立医德医风形象与个人绩效评价机制,把患者满意度作为对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考评指标,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真正让放心药、平价药惠及患者。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把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调处有机结合起来,用保险化解医患矛盾。设立医疗损害赔偿基金,基金由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医疗机构支付、医务人员个人缴纳四部分组成,通过赔偿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促使医院和医生加强自律,有效化解医院的行业风险和医生的职业风险。
优化外部环境,普及全民医学知识。创新纠纷调处机制,成立由地方政府牵头,综治、宣传、卫生、公安、司法等多部门组成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合理合法、公平快速调处医疗纠纷。坚持依法维权,有效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有关条款,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