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如何覆盖“最后的盲点”?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李妍 编辑:闵美颖 2011-05-11 10:02:02
时刻新闻
—分享—

  嘉宾

  马淑华 中国社会保险研究中心副主任

  霍肖桦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

  吕学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马正其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在北京朝阳区一间不足10平米的砖瓦房里住着两位老人,61岁的胡大爷,63岁的梁大妈,他们无儿无女,早年下岗脱离工作单位后以打零工为生,唯一的保障是每人每月可以领取低保金480元,可是面对越来越高昂的房租、生活花费和医疗费,老两口生活得非常艰辛,晚景凄凉。

  “我们没有工作单位,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我们又是城镇户口,不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胡大爷认为,他们是社会保障的“夹心层”、“两不管”。“养老,养老,我们老了,可是没人养我们。”

  像胡大爷和梁大妈这样无法得到养老保险的人在我国有2亿~3亿。目前,我国的居民户籍分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所有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都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按照有无固定的工作单位和稳定收入划分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所有城镇职工都可以通过工作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如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城镇居民则成为我国基本养老制度的最后一项空白,在养老保险全覆盖的推进过程中,他们被称作“最后的盲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吕学静教授表示,与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这个群体居住分散、流动性强,没有集中的组织单位,所以成为了管理上的难点。而城镇居民又迫切需要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他们大多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由年龄较大的原老住户、残疾人、劳改或刑满释放后无工作人员等组成,在养老方面急需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提出:“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7月1日起实施。”

  这项制度暂时被命名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新的进展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雏形正在逐步勾勒,专家组的成员通过对地方试点的考察和研究开始制定符合全国推广的样本。

  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完成最后的拾遗补阙,从此,“老无所依”将成为历史,在“全覆盖”的目标下不再有死角。

  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已经率先开始了尝试。

  最早行动的是重庆。去年9月,重庆就开始在15个区县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他们将城镇居民和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合并起来,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参保范围,推行重庆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截至目前,重庆市40个区县参保人数突破1000万,其中老年参保人员达到340万人,预计今年年底,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可达到80%。

  “重庆模式”已经作为成绩卓著的成功典范列为专家的重点研究范围,“重庆模式”将更多人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中来,体现了“查漏补缺”的基本原则,是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全覆盖的代表性范例。

  同期,昆明市召开听证会,拿出了《昆明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草案)》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昆明模式”最大的特色在于体现了“公平原则”,昆明制定了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匹配的统一缴费方法:无论收入高低都缴纳同样的费用,享有同样的保障。同时,昆明还以“低门槛”的方式将更多低收入人群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中来,体现了“保障”和“惠民”的原则。今年6月,其正式方案将颁布实施。

  今年4月,西安市召开《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启动大会,决定于7月1日前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西安模式”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加完善和多样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在缴费方式上采取了“梯次原则”:分七个缴费标准让参保人员自由选择,多缴多得。同时,将政府补贴纳入统筹,减轻参保负担。

  参考这三个地区的政策异同和试验成效,专家们开始讨论适宜全国普及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设计方案。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李妍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