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陆学艺 编辑:闵美颖 2011-03-21 09:27:14
时刻新闻
—分享—

  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大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进行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的建设,又要进行包括社会事业体制在内的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既要加强社会管理、社会安全体制的建设,又要进行社会伦理、社会规范的建设。既要加快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扭转四种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社会公平,又要支持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加快调整社会结构的步伐,使之形成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所以,社会建设是一个宏大、艰巨的任务,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针对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国情,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推进社会建设,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优化社会结构,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贯彻,使社会建设这个宏大的历史任务,一步步得到实现。

  进行社会建设与管理,当前要尽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开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研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怎样进行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取得共识。

  中央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后,近期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各自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有半数的省市自治区规划中还是提出5年内GDP翻一番的目标。而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则比较宽泛。要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然把弦绷得很紧,钱都投向经济项目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推进,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二,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一定要从组织上落实。社会建设是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能否贯彻落实的战略任务,一定要组建一个相应的机构,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才能把这件大事办好。现在北京、上海、大庆、南京等地已经组建了社会工作委员会、社会建设办公室,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做出了不少成绩。但主要局限在开展社区服务,城镇管理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工作,只是做一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要推进社会建设这样一项事关战略大局的工作,就要对整个社会建设进行宏观统筹、规划、组织、调控、监督,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协调使之形成合力,使各项社会建设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

  第三,搞好社会建设与管理,必须进行社会体制改革。这些年来,我们对于社会体制包括社会事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有些取得了成功,有些并不成功,有些则还没有破题,整个社会体制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根本改变过来。所以现在的经济社会运行中,两种体制并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社会成本很高。实践证明,现行的社会体制不改革,社会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当然,进行社会体制改革,难度很大,会触及某些人、某些群体和某些既得利益者,阻力会很大。这实际又是一场革命。需要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策划、周密安排、逐步推行。

  第四,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要有相当的投入。我们应该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入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方面的投入。”要真正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使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惠及大多数、绝大多数的民众,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就会逐步减少,社会成本就会大幅降低,这对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要建立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往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偏重经济指标,主要抓GDP,在某种程度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当前,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研讨,初步建立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指标。一方面,可以作为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是考核成绩的指标。这样不仅使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更具全面性、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等经济指标的倾向,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陆学艺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