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腐败现象呈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腐败主体正在由个体向群体演化;腐败手段由直接交易、现货交易、有形交易向间接交易、期货交易、无形交易转化;腐败方式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为以感情投资为铺垫、等待时机再索取或实施回报;腐败现象从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领域和部门向传统的“清水衙门”渗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日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强调,反腐倡廉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到底。
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恐怕不会让人吃惊;但传统的“清水衙门”也开始逐渐被腐败侵蚀,却多少让人感到意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反腐程度越来越深,反腐态势之严峻亦愈来愈不容忽视。去年以来,重庆与广东,分别是中国反腐败两大新闻发酵地。外界有评:重庆高调反黑,打保护伞;广东低调反腐,捉贪官。2010年9月2日,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通报了2007年以来广东省纪委评选出的12件“精品案件”。其中震惊全国的韶关市委原常委、公安局长叶树养案排在第一位,叶个人赃款5500万元已经被收缴;传说中光收“红包”礼金就达数千万元的茂名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现已被追回赃款现金7500万元,被移送检察院立案侦查……越走水越深,越能感觉到那刺骨的冰凉。
反腐是当前老百姓最迫切的政治期待。试想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大事件,哪一件背后与腐败没有瓜葛?暴力征地拆迁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监管真空,矿难频发背后利欲熏心,天价药品泛滥疯狂……当腐败就像病毒般逐渐充斥着社会肌体每一个毛孔、每一寸发肤,我们又怎能奢望社会能运作如常?邓小平同志晚年曾经发出深深的忧虑:“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深谋远虑的邓公必然也意识到,这“少部分人”财富的聚敛与贪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广东不光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还要做反腐败的排头兵。从全国第一个经济罪案举报中心、第一个反贪局,到首先治理“裸官”、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一把手财产、限制一把手权力,到从多方面学习香港经验“开门反腐”,以及开展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与探索,其中有曲折、有争议,但广东前进的步子没有停歇。其中民间监督的力量不可小觑。在2003年至2009年的7年间,省纪委、省监察厅查处的3万余件腐败案件,80%来自人民群众的举报和揭发。在日前举行的十届省纪委五次全会上,亦将“完善网络举报受理、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落实重大案件举报人保护计划,对突破重大案件有功的署名举报人进行重奖”等强化民间监督措施纳入规划。显然,反腐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不足够的,还要社会力量的加入,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反腐需要浓墨重彩之处。(洪丹)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洪丹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