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人民图片
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互联网来说,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同样适用,相对于那个雪球的最终大小,支撑中国互联网通向未来创新的那些湿雪和坡道,或许更值得关注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互联网来说,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同样适用,相对于那个雪球的最终大小,支撑中国互联网通向未来创新的那些湿雪和坡道,或许更值得关注。
对于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由扩散型创新走向跨越型创新,正在变得日益紧迫而现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互联网前十年的发展进程,已经实现了基于模仿创新为基础的自我超越。那么,中国互联网能否进入以跨越型创新为核心的下一轮超越?超越的路径又在哪里——
如果技术的创新是一个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深藏其中的是怎样的创新思维?如果技术的应用是实在可感的用户体验,技术成为产业的背后又嵌着怎样的商业模式?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化创新,又面临怎样的契机?
超越之路
从“扩散型创新”到“跨越型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一个国家的创新策略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中国的互联网创新在以模仿为基础的扩散型创新中已经渐渐形成自己的力量。
“国内的模仿者每个都不同于它的模仿对象,许多地方还超过了对手。”搜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小川说,例如ICQ在美国就发展得不怎么样,Ebay也败给了淘宝,说明这些中国企业的成功,不仅是模仿那么简单。
“模仿本身不是问题”,姜奇平说,“关键是模仿能不能做到以我为主。当年,日本正是靠模仿创新取得世界第二位置,对中国互联网发展来说,模仿创新也起到了助飞作用”。
但是,姜奇平也认为,“一味模仿是很难领先的,除了模仿,中国互联网必须加强互联网技术创新,特别是系统级、平台级的创新。”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互联网创新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对行业标准争取的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参与标准的制订,才能掌握产业话语权,相比拥有的国际标准的数量而言,标准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TD—SCDMA标准的确立,使中国人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上拥有了主动权。在平台搭载上,中国移动计划于明年2月到3月间推出OPhone OS移动操作系统的2.5版本,并将于明年晚些时候推出采用新款OPhone OS的30余款智能手机,这些智能手机将具备语音识别以及与移动设备更加便捷的接入功能。
互联网企业的开放心态也在逐渐成长,从软件开源搭台子,让产业链上的企业能一起成长,也成为一些企业努力的方向。
以游戏起家的盛大网络,在打通文学、影视、终端等方面一直在尝试,今年发布的“云中图书馆”战略,就包括了内容、渠道、终端等几十家企业,盛大网络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陈天桥在“云中战略”发布会当日,强调比较多的也是开放平台的理念:“盛大希望能够集合服务、渠道、应用,形成‘云’服务的理念,打造互联网行业开放新局面,让用户和各类合作伙伴都能实现各自价值和期望,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Ky:PAGE}
商业模式
看哪个国家能把现在技术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一项新技术最终成为一项超级技术应用还是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跟商业模式密不可分。
在姜奇平看来,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创新能力稍弱,但商业创新能力较强。一是推出了有别于美国的许多业务,如短信业务;二是做出了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分离的许多商业模式,如基础业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等;三是做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如阿里巴巴;四是探索出一条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竞争的模式。
“自主创新、原创、首创,这些都是要大力提倡的。但人们还有另外一样要比的东西:看哪个国家能把现在技术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中国互联网恰恰在这个方面走到了前面。”姜奇平分析说。
去年法兰克福书展上,盛大文学的网络阅读商业模式引起同行的极大兴趣,获利的方式是前面一些章节免费阅读,后面章节每1000字收费二至三分钱,网站与作者拆账,这种商业模式随着盛大文学在台湾和新加坡的海外布局,也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影响。
其实,早在网游《传奇》时,盛大网络就已经注意到了商业模式上的打磨,盛大开创的“游戏免费玩,依靠装备、道具的消费盈利”,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网游界的通行模式,获得了整个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陈天桥表示,在创新上,中国企业应更多考虑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因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只是实现这一商业模式的手段。
高效的市场经济和要素配置,对创新也起到激励的作用。
团购网站“美团”的创始人王兴说,由于有着成熟的资本市场与技术沟通的机制,规范的操作,完善的法律保护,这会让创新成为企业的首选。不过,王兴也表示,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中国,所以会先出现新的需求,产生新的技术应用,以至于我们很多技术应用像是一直在跟着美国走。
事实上,在中国,商业资本的力量也在渐成渐长。优酷CEO古永锵对此深有体会,他回忆说,当年他为搜狐去寻找投资,是坐飞机在全球寻找风险投资人。但是到了2005年优酷成立的时候,几乎所有外国最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都在中国有分支机构,本土风险投资也已经开始崛起。而优酷的最后几轮融资,他甚至“人都没有出北京”。
走出国门
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检验中国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最好试金石
4.2亿网民,超过8亿的手机用户,2.77亿手机网民,中国已经跃升为无可争议的互联网大国,但是离互联网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按照“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网民将有望增至8亿左右,有这么一个庞大的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需要走出去吗?
“中国的互联网要走出去。”在方兴东看来,互联网产业体现着国家软实力,更是传递国家价值观的重要和有效通道。据他预测,未来5年,互联网领导企业能够继续保持30%到50%增长的话,5年之内,至少会诞生两家1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同样,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也需要对国际竞争规则的遵守,需要靠创新来打拼。走出去,也变成为检验中国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最好试金石。
这几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在走出去方面迈出步伐,阿里巴巴在美国和日本等地拓展业务,百度进军日本市场,金山在东南亚和日本拓展,互动百科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开拓业务……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中国互联网企业已在市值上进入国际互联网排名的前列,但是论影响力,论在行业中的位置,还有较大的差距。
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领域也不缺乏创业者,也不缺乏创业的冲动。而这些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个人网站,是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沃土,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密码所在。
首届“中国网民文化节网络草根创业大赛”,迎来全国400多位草根创业者,有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十几年后毅然决定创业的工人,有农民、有普通的城市打工者。其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五十几岁。当期的“网络草根创业与就业论坛”,400人的会场涌进600多观众,举办方不得不限制观众入场。
但是创业的热情如何转化为持续的创新行动,如何孕育出创新之果,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记者 尹晓宇 李 鹤)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尹晓宇 李 鹤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