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张学亮 编辑:闵美颖 2010-12-22 16:18:58
时刻新闻
—分享—

  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它是随着城市的出现而相继产生的,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上的集中反应。马克思曾经在《哲学的贫困》中写到:“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由此可见城乡关系的改变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就城乡关系问题在其著作中进行专门和系统的论述,但其城乡统筹思想的火花散见于《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城乡发展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更是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问题。那么,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又有区别和联系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区别

  1、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产生在在阶级矛盾、城乡对立尖锐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分析了人类历史特别是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城乡对立,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形成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下,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出发,在吸取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合当前我国实际的科学理论。

  2、消灭城乡差别的措施不同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通过人口更平均地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认为:“只有使人口尽可能的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扎出来”,同时他们还重视生产力的协调安排,把“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看作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但从我国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来看,自1980年代中期农村乡镇企业异军崛起后,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开始日益突出,理论界和决策层逐步认识到城乡隔离问题的严重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党逐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发展战略上,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发展阶段上,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表明,我国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正在到来。

  3、城乡关系研究的角度不同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是没有社会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农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才派生了城乡对立乃至尖锐化,要消灭城乡对立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是从消灭私有制,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角度来谈的。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我党深入分析当前时代特点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的指导下,提出的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科学理论。

  4、二者科学内涵不尽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城乡对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想。较之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内涵上更为丰富,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并不单纯从某一个角度看待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方位地遵循“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通过“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思路,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联系

  城乡差别是可以被消灭的

  马克思认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走向城乡融合,因此它是可以被消灭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私有制的弊端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阶级,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也就随之消失,城乡对立才能被彻底消灭。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愿望,在不同阶段,我党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具体统筹方式上都有所调整和变化,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浪潮中,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必将推进中国达到新的高度。

{Ky:PAGE}

  生产力是解决城乡问题的根本

  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乡的不平衡发展,是与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相适应的,而科学技术对于城乡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广泛推广,都大大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也使城乡之间相互封闭与相互隔绝的状态得以缓和,大大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他们指出,“(电的)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因此,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必须靠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环境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而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反哺作用,才有充足的实力稳定、强化和完善对农村、农业的支持政策,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的提出,我党历任领导集体一直在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做着夯实路基的工作。

  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结果”。显而易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城乡融合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论述来分析。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阶段,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要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恩的城乡关系理论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与那时相比,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他们的城乡关系理论并不能解释当前城乡关系中的一些现象,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问题等,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运用马恩城乡关系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今我国城乡发展的实践,从中发现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当前的中国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要达到城乡关系的和谐,没有城乡和谐,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通过革命手段推动生产力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消灭城乡差别的途径。新时期,改革也是革命,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来推动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

  马恩指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 在马恩看来,城乡的不平衡发展,是与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密切相关,要想根本改变这一状态,必须靠生产力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改进城乡关系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转型期,现阶段的城乡差别除原有的政策积淀和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外,也主要归因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人口多、土地少、底子薄,某些重要资源匮乏是基本国情,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来完全消除“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利益的状况”,进而不能完全防止阶层之间或利益群体之间出现矛盾甚至严重对立。只有生产力发展了,财富增加了,城乡协调才能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才能平等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才能有充足的实力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支持政策,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当前,虽然我国并不存在马恩当年所描述的那种城乡对立,但是却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和谐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隔绝的二元社会结构格局,使城乡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真正走向利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对整体的进步逐渐形成结构性制约。改革开放后,城乡关系曾一度缓和,但传统的城市偏向政策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户籍政策、劳动保护、就业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城乡有别,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是在农村。因此,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有效地推进城乡关系的发展,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样统筹城乡发展才会具有实践意义,我国城乡关系才会真正趋向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才能充满希望。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张学亮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