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高 敏 编辑:闵美颖 2010-07-02 16:22:05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及其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下,主流文化仍然居于文化话语体系的中心地位,但已不是僵化的独白话语,精英文化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大众文化则在市场经济的孕育发展过程中勃然而兴,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占据了当代文化环境的主导地位。这三种文化鼎足发展,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主体。

  (一)主流文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靠力量

  所谓主流文化,是指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主旋律”并对其他文化类型具有导向作用的文化形态。[1-1]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构成当代文化格局中的主导力量,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民族身份的象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发展其他文化,从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关头真正担负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依靠主流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精英文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它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的知识分子专指“既拥有知识又永远地维护和捍卫人类基本价值,对人类公益事务抱持强烈的人文关怀,并诚恳地将之视为自己不可推卸、不可转让的职责所在的人”[1-2]。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知识分子展示其独立的文化价值提供了机遇,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传播中国文化精神和引入世界先进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全面向民众传输社会理想和理性精神。这种精神无疑对于克服世俗化、市场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解决由体制转换、社会转型而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日趋世俗化的社会中,人文精神即使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方,至少也是一帖清醒剂。精英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和造就大批的“知识分子”。

  (三)大众文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量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日常文化形态。虽然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远未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大众文化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培养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大众文化的出现加速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改变了文化生产—接收模式,文化主体趋于多元化、民间化、个体化,加快了文化的世俗化进程;大众文化的出现最先显示出文化发展的个性:面向百姓,使人们从先前的那种“无我”状态中走出,强烈感受到个性的自由与价值。面对大众文化无论在市场化程度、流动范围、受众人数等都远远超过其他文化形态的客观情形,我们应当看到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的特有魅力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启示。

  总体来说,以上这三种文化形态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形态都难以担当起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身份的重任,难以独撑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三种文化协调发展,才能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主体。在文化领域像在其他领域一样,改革开放以来可谓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当代中国文化环境中,一个突出的困境就是三种文化鼎足而立:大众文化固有的商品趋利性、机械复制性、感官娱乐性使其难以成为文化精品;精英文化缺少对现实社会的积极介入和对人民大众的真切关怀,正在分化萎缩;主流文化由于其明显的政治功利性而削弱了其与大众的亲和性。

  二、构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间的和谐互动程度,因此,要真正建立起这三种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坚持主流文化的指导地位全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导向力

  首先,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点。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龙去脉、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讲清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继为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做的历史贡献,讲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

  其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方向,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培育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以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处理好文化全球化与维护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再次,积极引导提升大众文化,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当前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是以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以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主流文化要努力克服当前文化引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文化,充分调动大众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促其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加强大众文化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增强主流文化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的实效性。同时,更要通过精英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绝不能放弃一贯的启蒙立场和社会责任。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之一,我们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促使其发展。

  (二)科学引导精英文化的创造转化深度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掌控力

  首先,精英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统摄理论创新,增强自身的战斗力。中国社会从总体上说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之中,必然会有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文化价值诉求,而离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后现代社会尚有一段距离。那种以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来判断市场活动的文化保守主义,显然是不恰当的,文化批判性和否定性功能的发挥不是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全面拒拆和对过去的简单等同;而那种全盘照搬西方“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更是不可取的。

  我们既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还原认同,也要反对自由主义的激进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精英文化理论建设的根基,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境遇中,精英文化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统摄理论创新,坚持、运用和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促成自身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互动,凸显自身现实的社会价值,才能增强自身的战斗力。

  其次,精英文化要辩证地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发展建构性的文化认同,重塑现代民族魂,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撑力。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时代代言人”的精英文化必须通过实践和开放性的讨论,比较各种文化价值的意义,发展建构性的文化认同。

  在建构性文化认同中,传统不能一概被否定。那种企图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西化派是严重错误的。在建构性文化认同中,传统也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过去。强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毫无共同之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是与时代性密切结合的,它要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善于吸收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双重维度去判断形势。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引领实践和时代前进中进行理论创新,是它不竭的动力。

  建构性文化认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撑力。

  再次,精英文化要积极投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实践,牢牢把握文化批判的实践底蕴,坚持明达理性的批判力。市场经济的扩张对人们的理想信念、生存意义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发了“生存意义危机”或“精神迷失”,精英文化,应当充分发挥“世俗拯救的功能”,修正“经济人”的“最大化行为”。但既然我们已确定市场经济乃现阶段实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经济体制,那么在实现文化领域对真善美诉求的同时就决不能损害市场秩序的正常运作。文化批判性不是要在市场经济这一“扩展的自然秩序”之外,再设计一个经济社会秩序以取而代之。[1-3]文化批判的理性精神,首先表现为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实践,牢牢把握文化批判的实践底蕴。

  文化批判要突出实践特色,善于从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善于在解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精英文化对人类公益事务抱持的强烈人文关怀,必须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只有这样,理论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

  (三)正确运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激发、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首先,以理论通俗化来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感召力。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从学术性的理论术语和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使之中国化大众化的努力从未放弃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化和通俗化的内在统一。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充满民族化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俗表达;从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政治范畴,到提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建立在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

  其次,以理论实效化来增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产生实际成效,需要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大众文化的成功之道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大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个体生活价值的一种肯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发挥其理论实效,就必须使其基本价值反映大众现实生活。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主体结构、利益表达方式、利益分配差距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满足大众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突出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也只有切实走近现实生活,关注大众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疏导大众情绪,赢得大众认同,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否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

  再次,以传播创新化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文化生产像其他形式的生产一样,依赖某些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是文化生命力勃发的依赖。大众文化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功利用了快速发展的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现代化大众传播网络。主流文化要认真总结大众文化的成功之道,主动顺应大众的接受方式,积极利用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这种形势下,主流文化必须积极与新兴文化产业结盟,走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一方面,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继续广泛开展各种理论宣传普及活动,积极营造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和作用,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之成为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同时,为过去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注入现代科技因素,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各种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中,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宣传普及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4[-1],77[-2],399[-3].

  [2] 本书编辑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3.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高 敏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