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教授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是近年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部力作。本书从多维视角探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源流,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并试图解开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原因之谜。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资政育人的实践价值。
理论和实践结合,多维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本书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道路、制度和共同理想。这五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框架。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多层次理解,本书在研究视角上跳出了传统的思想史路子,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在实践中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从理论、制度、实践等多层次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是本书的一大创新。
史论结合原则,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龚育之先生曾指出:“掌握理论要有历史的功底,历史研究要有理论的高度”。作为一部史论结合的著作,本书力求把政治性很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作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依据史料来立论,这就增加了理论分析的历史厚度。同时,作者还善于从大量的史料中超越出来,上升到方法论层次和指导思想的高度,发掘出带有规律性的内容,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作者在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的基础上,既坚持了中央文件的正确精神,又结合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央文件精神在理论上有所发挥,提出了不少有创见、有深度的学术观点,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学术创新精神和政治勇气。
围绕一个主题回答基本问题,实现由体系建构向问题研究的转向。学术著作的生命力不在于面面俱到,关键是要有一个主题。本书作者没有试图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而是围绕一个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说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的。作者提出:虽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创新各有侧重,实践创新各有亮点,但其理论主题完全一致,基本理论框架也是一样的。他们的基本观点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总之,本书围绕一个主题、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整体性解读。这种巧妙的谋篇布局实现了由体系建构向问题研究的转向,在结构上是一大创新。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春玺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