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瞿鹤鸣、赵猛 编辑:闵美颖 2008-12-24 10:37:1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
执笔:瞿鹤鸣、赵猛
《经济日报》2008年01月21日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进一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一是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全社会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要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化作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是积极培养文明道德风尚。要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推动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山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推动和谐社区创建,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村镇要努力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小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行业要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共铸诚信、文明风景旅游区等活动,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同时,要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影视制作、动漫、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等产业示范基地,形成若干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重点的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四是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要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拓展传播方式。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加快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的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建设,推进广播电视传播数字化进程,建立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要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瞿鹤鸣、赵猛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