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树立十大新理念 推进富民强省

作者:陆国柱 编辑:闵美颖 2008-12-24 13:36:02
时刻新闻
—分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没有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就不可能有大开放、大发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思想解放历程,很明显的分为三个阶段,即“破两凡禁锢、破两姓干扰、破两制障碍”。
1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十年“文革”浩劫,造成了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把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当时的中央仍有人坚持“两个凡是”,那就意味着仍然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仍在倡导一种异化了的“斗争哲学”仍然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不能拨乱反正。胡耀邦、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部署在全国展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此为标志,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破除了“两个凡是”的禁锢,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此,从党中央到全国各地各级领导,从干部到群众,都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调动了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推动了以农村承包责任制为重点的一系列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群众一天天走向富裕,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高。
2破除“两姓”争论的干扰,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就是利益调整,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的巨大调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革命,必然触动一部分人、一些集团的既得利益。“名高天下者,谤满天下。”无论什么人倡导的什么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普天之下有人说好的同时,也必然有人反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反对改革的声音也此起彼伏,甚至上纲上线,说成了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澄清人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确立判别是非的正确标准,树立正确的改革理念。以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南巡讲话为标志,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十五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正确方向,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给改革派壮了胆、撑了腰,各项改革的步子更快了、更实了。从而促进了大开放、大发展,逐步建成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实现了整体小康!
3破除“两制”障碍,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发出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号召,以广东、云南、重庆为先锋,已经展开了近一年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正在蓬勃发展。那么,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实质和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其实质和内涵就是要破除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的体制与机制障碍,目的在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标志性的文献就是中共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明确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目标。并进行了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党内民主的一系列部署。同时,报告第三部分的第三段,阐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深层次的体制与机制障碍,唯一应对的办法,就是全面深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落脚点也就十分明显了。

二、树立十大理念,带动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开放大发展众所周知,作为典型的中西部内陆地区,我省的发展明显滞后,统计资料表明,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小。所以,应该迅速掀起全民大讨论,带动全民思想大解放,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急起直追、后发赶超、富民强省。我个人认为,湖南的思想大解放,首先应该树立十大理念。
1树立“实践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的理念”,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韩非子日:“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毛泽东同志说:“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选拔干部。”当前,干部的任免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部门化、地域化、亲缘化、委派化”的现象,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谀臣、轻诤臣等不正之风。人事工作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一切腐败与落后的源头。因此,我们要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与信任度、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作为评判领导干部的标准、选拔领导干部的依据。真正启用那些有思想、有能力,有真才实学、在真抓实干的干部,淘汰那些不做事、干坏事的干部。当前的干部队伍中,有的信奉“六子官箴”,即“做蠢子不想、做聋子不听、做哑子不讲、做瞎子不看、做瘸子不写、做跛子不走”,从来不做事、永远不出错,端坐似菩萨、稳位如泰山,甚至提拔得飞快。而恰恰这样的“行尸走肉”,是我们事业的大敌,而这类太平官、这种好好先生、这种混世魔王在每一个单位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也可算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官僚。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实践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的理念,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降的机制,让大家积极主动地想事做事,多做事、做好事。这样,也可腾出一些实职岗位来,像广东那样,招考招聘一批真正有用,能够致富湖南、造富人民的人才。
2树立政府是社会的成本的理念,大力精兵简政
众所周知,政府是社会运行的成本。成本越高、效益越低,成本越低、效益越高。中西部内陆地区,往往是“吃饭财政”,或者“稀饭财政”,勉勉强强地依靠转移支付来暂时维持,大多是中央财政的包袱。而在每一级、每一个单位内部,往往是既人满为患,又无人做事或者是无能发展。有几个能做事的,往往又陷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酒池肉林之中,根本无暇思考、无暇顾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局面,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在宿迁任市委书记时,曾经采用干部三分之一轮岗、三分之一招商引资、三分之一留守机关工作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政府是社会成本的理念,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精兵简政,腾出人力、财力、精力来促进发展。
3树立主权在民的理念,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国人心中有着许多的困惑与迷惘。为什么会出现整体性的社会道德滑坡和群体性的贪污受贿、甚至堕落与沉沦呢?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国人几乎各个领域的素质低,不过是制度落后在人性中的必然反映。因为好的制度使坏人欲作恶而不能,坏的制度让好人欲从善而不得。”为什么有些邪恶势力屡禁不止,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充分的完善的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民主监督是最高形式的监督。民主不健全,就会司法不公。司法不公使社会丧失了起码的公平与正义,从而导致社会黑恶、邪恶、反动会道门势力和乡土势力、宗族势力的滋生、蔓延。为什么“前腐后继”、愈演愈烈呢?因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前苏联立国之初,列宁即发现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其腐败的速度与程度相当严重,遂决定采用党内的权力相互制约机制,即中委、中执委、中监委均由党代会选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扩大直选等等设想。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把人民民主提到了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高度,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主权在民的理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树立“社会管理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的理念”,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秦之所以能灭六国、一统天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听取了李斯的建议,采用了“军功爵位制”。凡上阵取敌首级一颗者,赏田百亩、晋爵一级。促使兵士赤膊上阵,以提高奔跑与攻击的速度,将兵刃改得窄而长,以提高博击的胜算。而秦不过二世而亡,也是因为最终在朝廷高层丧失了议事的民主,闹出了“指鹿为马”的历史丑剧。没有了民主制度,也就最终导致了身死国灭。真可谓“兴也制度、败也制度”。所以,社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制度设计,我们要大胆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废弃那些影响发展的制度,设计、制订有利于发展的制度。
5树立有实力,才有魅力的理念,艰苦创业、苦练内功、自强不息
从哲学角度来讲,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实践角度来说,“有能力,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魅力。”无论上级财政项目资金的投向,还是外来客商资金的投资选择,都取决于本地的综合实力所形成的魅力。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因此,欠发达地区跑资金、跑项目的同时,一定要勒紧裤腰带来艰苦创业、苦练内功、自强不息。当综合实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项目与资金才会主动找你,而不用去求爷爷、拜奶奶。反之,则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个别香港人戏称内地去招商引资,仅仅是带活了香港的旅游业而己,这就是明证。
6树立项目招商、洼地安商的理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衡量招商引资工作成绩,应以税收的直接增长为主要指标。外地企业家前来投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来作贡献。因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包装项目,以美好的市场前景、可观的利润吸引投资商。另一方面,要积极创建低成本洼地安商富商。要有效集中产业,形成产业园区与产业链,降低企业的采购、营销、科研等生产性成本。要提高政府机关效能,降低企业的非生产性成本。要搞好各级各类高新区和开发区的配套建设,实现“七通一平”,降低企业发展的硬环境成本。要改善企业的周边环境,少出现阻工闹事现象,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要改进和提高文化、教育、医疗事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企业员工的生活成本。一旦形成低成本洼地,招商安商就有了很好的基础,资金流、人流、物流自然流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7树立“既要金、也要银,更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发展理念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环境、节约好资源。“先污后治”,是不少发达国家与先进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走过的老路,均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现在,有的中西部地区仍然在重复这条老路。他们面对群众的责难与社会的质疑,所回答的竟然是:“宁愿被毒死、也不愿被饿死!”也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那么,我想,我们的理念应该是既要发展,更要保护好环境、节约好资源。现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益阳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已成为吸引客商的重要因素。全省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基础上,真正建成两型社会。
8树立“世界市场”理念,进一步推进大开放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地球逐渐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等的频率与规模日益加快、扩大。各种生产要素都成了世界性的可以共享的资源。谁能及时充分地掌握和运用,谁就能抢先发展。荀子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因此,各级领导、各个单位都要目注全球、放眼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大开放,充分利用好世界市场。
9树立“敢为天下先”的理念,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大胆创新
基于实事求是基础之上的敢为天下先,乃湖湘文化之精髓。邓小平同志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在改革开放时期,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迈得更宽一点,鼓励人们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最近,广东省委提出,只要是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人民满意的,能够加快发展的,都可以做,最终会得到中央的许可与认定。昆明市委甚至提出,只要是法律、法规、制度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干。社会现象纷纭复杂,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破解农业产业化用地难、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等方面,都有许多可贵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作为各级领导和社科工作者,应该及时总结、把实践经验提升为普遍适用的方法,并在理论上予以论证、阐释、推广。而不要随便否定、随便戴帽子、抓辫子、打棍子,而要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要鼓励班门弄斧、追求卓越,张扬个性、挥洒性灵,一枝独秀、俏也争春。
10树立“社会批判”的理念,允许人民说话
老一辈革命家、主管了多年宣传工作的陆定一同志,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言:“让人民说话,让孩子读书。”而今庄严的华表,源于远古时期官衙门前的诽谤木,或口叫讽谏木。即允许人们于木上刻字,讥评时政、咒骂官员,或提建议、意见,或举荐、颂扬。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说话、写文章的自由,没有社会批判的自由,千人一面、万众一腔,甚或万马齐喑,整个社会就会窒息,就只能倒退。众所周知,中国出伟人最多、能够影响世界、影响历史的时期,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时期,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因为那两个时期,剧烈的社会动荡、巨大的国家与民族的灾难,迫使统治阶层搜寻良策,也迫使社会精英们独立思索,从而诞生出思想家、改革家等各方面的伟人。世界史上,一战、二战期间,也涌现了众多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巨人,这也是明证。让人民说话,天塌不下来;不让人民说话,天终究有一天会塌下来。而每个炎黄子孙则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提高理性思辨能力,不断针砭时弊,不断提出改革社会痼疾的建议,从而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形成思想大解放的汹涌浪潮,推动社会发展。温家宝总理谈到思想解放时指出:“要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整个事业才会不断进步。”因此,
我们要敢于怀疑一切,敢于批判一切,敢于领异标新,勇于创造新世界。

作者:陆国柱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