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李琳: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四大难题”
2025年第7期(总第819期)
2025-04-07 17:33:29 字号:

李琳: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四大难题”

湖南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的问题,亟待破解这几大难题,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匹配,疏通“不能转”堵点。一是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坚持“学科跟着专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支持在湘高校优化应用学科布局,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等应用学科专业;以四大未来产业为重点,着力布局合成生物学、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填补湖南空白专业。二是加强中小试服务平台建设。瞄准湖南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未来产业细分领域,鼓励省内“双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综合型、专业型概念验证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概念验证服务。鼓励“四大实验室”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中试平台,梯度建设一批服务湖南、辐射中部的中试平台。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解决“不会转”难点。一是推动科技中介服务量质双升。借鉴长三角经验,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成立专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打造“首问制”技术转化服务队伍,助力高校教师开展科研转化工作。建立湖南科技服务机构白名单,引进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二是活化成果转化平台载体。鼓励长株潭申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郴州可持续发展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技术转移高端枢纽平台,引导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组建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探索“平台+基金+公司+基地”转化模式,建立科技成果“楼上楼下”“沿途下蛋”“沿途孵化”机制。

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破除“不敢转”痛点。一是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单列管理。支持在湘“双一流”高校创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探索“低收费长赋权”“打包赋权”“先试用后转让”“混合赋权”等多元化赋权改革方式,赋予单位管理科技成果自主权;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试点,推动科技成果管理从“行政控制资产”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二是健全人才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在湘高校聚焦合规创业失败导致国资流失、合规转化后成果价值变动大等制定免责情形和负面清单,消除成果转化顾虑。推动建立“容错申请、调查启动、调查核实、组织认定”全链式容错流程,以流程图形式清晰展示各部门的具体事项,为规范化审核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成果转化评价考核制度,攻克“不愿转”困点。一是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鼓励在湘“双一流”高校探索建立科技成果的“五元”价值评价模型,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指标作为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成果转化考核制度。借鉴浙江经验,明确省重大科技项目等应用技术成果的转化义务和期限,推动成果落地成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落细落地湖南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措施二十条”,将输出技术合同在湘转化的数量和成交额作为高校院所领导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指标,将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各级政府、园区领导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指标。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湖南大学民建经贸研究院院长)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李琳

编辑:黄瑞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