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辛小湘丨青年创业,在湖南有得聊、有得闯
2025-04-28 09:19:21 字号:

辛小湘丨青年创业,在湖南有得聊、有得闯

近日,湖南卫视演播厅的灯光再次为青年创业者亮起。全新打造的创业主题访谈节目《创业有得聊》以创业导师与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思想碰撞的形式,既消解了创业叙事的传统话语,又丰富了新时代创业精神的内涵,为“金种子”落地湖南后如何发芽结果提供了阳光雨露。

在三湘大地上,青年创业正从“纸上谈兵”转化为“有得聊”的实践经济学。4月初,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大学生创业导师工作座谈会,把推动大学生创业作为一项战略性举措来抓。更是将这种“聊创业”的氛围推向制度性建构层面。

图片

“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当镜头再次对准后浪,湘江的潮水有了怎样新的流向?

从单兵作战到生态作战

2024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要“遴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导师”。2025年1月,省科技厅联合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等相关部门,首批遴选了100名大学生创业导师。

这个可以被创业者称为“导师帮帮团”的群体,正在改写传统的创业突围法则。

在《创业有得聊》节目中,被誉为“全中国创业者最想拜的师”——李泽湘提出“新工科教育”“学院派创业平台”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模式,他认为创业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赛道,而是不断迭代的算法,就像一组动态调试中的代码在不断试错中逼近最优解。

图片

导师帮扶不是简单的经验输送。成功的故事往往被镀上传奇的色彩,但真正的创业者都明白:创业不是英雄史诗,而是一场持续的升级。这种将创业解构为“试错-迭代-进化”的成长型叙事,是更具有现实力量的。

有产业导师带来实战视角、技术导师提供专业支撑、金融导师打通资本链路。青年创客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

湖南构建创业导师体系,为青年创新创业注入了强劲动能。在搭建经验传承的桥梁之上,更打造了一个多维赋能的生态。

差异化的发展土壤

湖南在力挺青年人创新创业这件事上,有自己的特色。既有地域优势产业,又有“敢为人先”的文化招牌,在“产业领航+文化助攻”的组合之下,对青年双创产生了独特的共振效应。

湖南的产业结构鲜明,工程机械、现代农业、数字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在全国都具有竞争力。这些产业为年轻创客提供了成熟的供应链、市场渠道和人才储备。

比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构建了完整的影视、动漫生态;特色农产品推动返乡青年打造地域品牌等等。

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青年创新创业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动力。

比如,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品牌将传统餐饮与现代营销结合,开创新消费模式;各地“非遗+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既传承传统又创造经济价值。

“归乡造星人”中国商业航天拓荒者、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在节目中坦言,他十年前带着创业项目走遍中国很多城市,却遭到“国家队才能造卫星”的质疑,唯独湖南人拍桌道:“离奇但未必离谱,试试又何妨!”这种骨子里的拼搏精神向年轻创客们展现了湖湘基因里独有的敢闯敢为。

既有得聊,更搞得成

创业从来不是PPT上的华丽故事,而是实打实的“搞路子”。少一些“改变世界”的空洞口号,多一些“先活下来再讲理想”的生存智慧。

湖南独具特色的务实创业文化体现在支持大学生来湘创业的“七个一”措施里,体现在“真金白银”的资源支持里。不求浪花多大,但求水流不息。

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在谈到人才的选择时,提出“态度大于能力”,做事踏实认真有热情是最重要的。诚然,创业路上最硬的通货,不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而是脚踏实地的解决方案,务实也是创新力。

在《创业有得聊》节目中,创业导师纷纷带来了如同湖南小吃一样香辣够味的创业干货。从选择赛道、技术商业化到如何打动投资人。这些“创业秘籍”让“耐得烦、霸得蛮”的湖湘精神具象化,为“背着双肩包”来创业的大学生带来认知上的革新。

图片

从电视节目的荧屏光影到湘江新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湖南正为青年双创搭建一个全方位的“温室大棚”。

“怎样走过初创期的弯路?”“从0到1如何起步?”“产品迭代怎么做?”……

这样的对谈还在继续,这意味着创新精神正在年轻一代身上扎根生长。以“解决问题优先”的务实作风诠释着湖南充满活力的创业氛围。

创业不是孤独的冒险,而是一场热气腾腾的集体奔赴。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征程上,湖南给出的方案独具韵味:让创业可聊、可续、可爱。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甸甸

编辑:黄瑞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