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陕西师范大学)
3月15日,上观新闻发布针对央视记者燕郊爆炸采访遇阻发表评论《一些官员患了“舆情恐惧症”!在追问“为何有舆情”之前,是不是应该先问问“为何出了事”?》。话题“一些官员患了舆情恐惧症”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应对舆情不能只有两个人,一个拦住舆情,另一个处理拦住舆情的人,还原事实真相最重要”“如果说舆情的汹涌和不可控,是恐惧的外因,那么对网络的无知,就是恐惧的内因”。(3月15日 上观新闻)
部分官员为何会患上“舆情恐惧症”?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和网络信息如洪流般涌动,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公众的观点和情绪,舆论的每一次涟漪都可能演变成不可控制的波涛。在这样的环境下,官员面对的不仅是信息的海量和复杂性,更是舆论反应的速度和无情。一条微博,一段视频,甚至一句话,都可能在瞬间点燃公众情绪的火花。一些官员或是封锁消息,或是沉默,希望风波自行平息。然而,这样的态度并不会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公众的不满和猜疑,在信息透明和快速流通的今天,封锁消息与沉默往往被公众解读为逃避或掩饰。
正确处理舆情对于政府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维护公众信任至关重要。政府在面对舆情时的态度和响应方式,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其工作效能与形象的认知。官员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增强网络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不仅需要了解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还需要学会如何从容面对网络上的各种声音。更重要的是,面对舆论,必须展现出开放与透明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发布信息,及时回应公众的疑虑与关切,以防信息的不对等造成误解或恐慌。最根本的是面对并解决舆情背后折射出的实际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舆情”的层面,而是应当正视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对于舆情应该辩证看待。正如“浙江宣传”在《不要被“热搜”绑架》一文中所指出的,舆情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如监督公共事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但也存在被过度放大或曲解的风险。政府和媒体机构应发挥引导作用,既要充分利用舆情的正面效应,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又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正确的信息传播和公众教育,避免被过度的情绪化舆论所“绑架”,推动社会舆情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众期待的是透明、负责任的沟通态度,以及有效、及时的问题解决方案。解决“舆情恐惧症”的关键在于官员需要积极地学习和适应新时代的舆论环境,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和舆情处理能力,以更加开放和透明的姿态与公众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理性参与和监督也同样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来源:红网
作者:李欣
编辑:张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