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期待中如约而至,甲辰年元宵节拉满了氛围感,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祭门户……独有的仪式、热闹的场面、风俗的喜庆,无不彰显元宵传统佳节的文化韵味与情感基调。从“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的流光斗彩,到“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喜气洋洋,再到“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的满目生气等等,读懂元宵蕴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亘古力量与悠深情怀。
闹元宵,一个“闹”字意味深长、折射特质。道出元宵的寓意与底色,便是喜庆、欢乐、惬意与满足,窥见基层百姓群众对家国美好、生活幸福、繁荣昌盛的深沉祈祷与憧憬意愿。无论“十五月亮十六圆”的长空明月、温润如水,抑或尝一碗元宵的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又或观花灯、猜灯谜的灯月交辉、热闹非常……中国人把美好生活的愿景搬到了现实的场景,花灯是天上的星光熠熠照亮人间,元宵是阴晴圆缺的感触饱满落盘,映照人间烟火、传递心中期盼。可以说,元宵仪式里正是群众生活的品貌、社会发展的风尚,照见一个甜蜜与幸福、欣欣与向荣的时代光景。
元宵与“月”之情,犹如梦想照进现实。元宵的一轮明月,成为寄托向往与憧憬最好的元素与桥梁。“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的无尽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结伴相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向往追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下夜郎西”的梦想探究,“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万千情柔,勃发的文化根脉,融入到新时代的现实况味,另有一番无以复加的家国情深,正是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美好渴求与精神信念,激荡人们心中乘和煦春风、向幸福出发的精神气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等等,正是群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形诸于文”实践刻录,沉淀起质朴的文化结晶,也映照新时代中国的精神底蕴与社会风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元宵热切的期盼,正是家国情怀的支撑,有了强大的国,才有温润的家,才有元宵节张扬与飞舞的文化价值,成为塑造家国情怀的文化蕴含与时代良愿。
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隔断了真情。元宵仪式代代相传,根植人们心中,成为寄托最美好情感的精神丰碑,凝结一个中国人独有的完整逻辑与因应机理。赓续元宵风俗、释放家国情怀,融入新时代文明,与时俱进、固本兴新、开拓前行、自强独立,让文化根脉厚植于沃土更加茁壮茂盛,让家国情怀在传统优秀文化中蔚然成风,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