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驻村手札:党建引领新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2-03-04 17:06:18 字号:

驻村手札:党建引领新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任务。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再次重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同年5月,长沙市委组织部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部署,共安排160个单位选派人员分别到160个村开展驻村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笔者作为浏阳市中和镇中和村第一书记,被选派至乡村振兴第一线,担负推动学理论、强组织、固成果、兴产业、美村庄、共治理、育人才、优服务“八个推动”的责任任务。

中和村位于胡耀邦同志故乡中和镇中部,辖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98人,其中党员92人,已于2020年完成建档立卡的28户89人贫困户全面脱贫。村内产业除水稻种植、东魁杨梅、黄金梨等水果种植外,还有罗氏虾、青蛙养殖及三家花炮厂、一家竹艺厂。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业和花炮企业分红,2020年人均收入仅1.2-1.3万元。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该如何焕发青春?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多方走访、考察调研,尝试着摸索“党建引航,稳扎稳打,产业创新,持续巩固”的模式。

坚持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要避免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纯洁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党的领导是带领广大群众同向发力、攻坚克难最可靠的组织保证,也是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根本动力,要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成就感、幸福感。将乡村振兴成效与群众扶志、扶智相结合,将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评判标准,既注重解决眼下的困难,也关注长期发展规划。围绕人民的需求,打造留得住人、引得来人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打造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脱贫攻坚阶段就是集中了全党全国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才完成了这一百年壮举。乡村振兴同样如此,从中央、省、市、县各级都明确了责任与工作机制,推动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技术、人才、资金向乡村流动,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科技助力、人才助力,大力开展“五个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也不能好高骛远、空中楼阁,要从实际出发,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整合发展。

坚持巩固振兴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的同时,也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从超常举措向常态性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使治理成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巩固,真正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期愿。

(作者系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务科 副科长)驻中和镇中和村第一书记  刘鲲)

来源:红网

作者:刘鲲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