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们的传家宝丨抗震救灾精神
2021-04-12 08:21:52 字号:

我们的传家宝丨抗震救灾精神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考察时强调,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青山苍翠,岷江奔腾。四川汶川映秀镇西南一隅,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安静肃穆,纪念表盘上的时针、分针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国乃至世界地震史上极其惨烈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大地震使山川移位、河流改道,却无法撼动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

△2008年5月15日,救援人员在汶川县抢救被困群众。

生死瞬间,老师们以血肉之躯护卫学生;余震再袭,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数解放军战士、消防队员、医务人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不远万里奔赴灾区,一些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灾难面前,坚强不屈的人民爆发出“汶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

“我相信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地震后,杨云刚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博爱”饭馆,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要赚两万多”。

2018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汶川县看望慰问当地群众。在杨云刚的饭店前,习近平与大家一起炸酥肉、磨豆花,笑着说:“很练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带劲。”

在抗震救灾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汶川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大家的生活就如同这磨豆花,越过越带劲,越过越幸福。

△在四川汶川县映秀镇,村民杨云刚在自己开办的饭店工作。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方针,建立健全各项防治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

2018年4月,应急管理部成立,到2019年已初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截至2020年5月,我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1660个县,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

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更加敬畏自然与尊重科学。

多难兴邦,实干强国。回望过去,我们历经很多自然灾害,但中国人民从未退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莫夏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