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解局】新发展阶段,湖南首提“副中心”有何战略考量?
2020-12-14 22:10:07 字号:

【解局】新发展阶段,湖南首提“副中心”有何战略考量?

图片

图片

12月12日,湖南“十四五”规划建议正式公布。

《建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

具体而言,大力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带动“3+5”城市群发展;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岳阳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支持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建设沿京广、沪昆、渝长厦通道的三大经济发展带;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

观潮君注意到,过去,湖南相继提出“四大板块”“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经济格局。新发展阶段,在继续巩固和扩大长株潭这个核心增长极的基础上,首提打造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深意何在?

首提“省域副中心”

其实,打造“省域副中心”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湖南实践。

10月底,《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明确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应该说,这是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城市化战略提出的最新论断。

省域副中心,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纵观全国,以省会为龙头,多个省域副中心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不在少数。如:湖北除省会武汉外,襄阳、宜昌定位为“省域副中心”。

这之后,江西九江、赣州,河南洛阳、开封,甘肃酒泉、嘉峪关等诸多中西部城市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肩负起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

回到湖南,自1997年启动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长株潭区域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长株潭三市以全省1/7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极作用凸显。

然而,贯彻新发展理念,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在继续巩固和扩大长株潭这个核心增长极的基础上,培育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是战略必须之举。

图片

岳阳是湖南北大门,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要节点城市,是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城市。2019年初,经湖南省委研究并报中央备案同意,岳阳被确定为大城市;衡阳是老工业城市,坐拥名山名人,又是抗战名城,还是走出去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国家批复的湘南地区中心城市,是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

观潮君以为,打造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也是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区位优势、战略优势是重要考量。

经济总量并非唯一标准

那么,岳阳、衡阳成为全省两个“省域副中心”的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

事实上,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些年岳阳、衡阳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

以经济总量为例,2019年,岳阳、衡阳分别为第二和第四,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也居全省前列。

岳阳获批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是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2019年,衡阳常住人口730.06万人,是仅次于长沙的人口第二大市,在承接中转型,衡阳打造有色金属、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8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图片

不难发现,一北一南的这两座城市,正逐步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依赖,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行。

那么,选定省域副中心,主要依据是什么?在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琳看来,省域副中心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综合实力强,由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开放实力等诸多因子构成;二是发展潜力大,在科技创新潜力、产业升级潜力、人才培育潜力及绿色发展潜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三是带动范围广,省域副中心城市充当“二传手”,不仅要接受主中心的辐射,更要放大和传递主中心的辐射,共同带动全省发展。

综合考量之下,岳阳、衡阳是省域副中心的首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培育,能有效搭建“一核”与其他城市间的传导支点,在承接长株潭辐射的同时放大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与主中心城市(群)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全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然,选定省域副中心,经济总量并非唯一标准,还要看其他因素,如,在空间上离主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就是附加条件之一。”李琳说。

“省域副中心”背后的战略考量

“十三五”期间,湖南提出“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区域经济格局,旨在打造“一核引领、三极支撑、联动辐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李琳看来,实践表明,“一核”的聚合作用不断强化,而“三极”断层乏力,“四带多点”尚未成型,空间格局调整推进艰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凸显。

图片

如何破解?李琳觉得,培育省域副中心就是有效之举,打造“一核”与其它“点”之间的“二传手”,构建以核心城市群为引擎、副中心城市为支撑、多层级城市“共生联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规律也表明,中心城市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是集聚与辐射并存的良性互动过程,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形成增长极,中心城市发展后又对其他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共同形成发展动力源。

在此大背景下,“一核两副三带四区”这一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应运而生。

从“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到“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宇文认为,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于新阶段下,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前瞻性考量,以及破解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矛盾的战略应对之策。

未来,湖南应以深入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为契机,以加快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为主抓手,在抱团打造中部崛起核心增长极的同时,强化与衡阳、岳阳两大“副中心”城市的联动协同,并通过副中心的“二传手”功能放大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效应,共同带动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高质量发展。

观潮君还相信,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引领下,湖南必将深度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激活发展新动力,全面推动湖南区域协调发展。由是观之,处在重要战略节点且发展势头强劲的常德、益阳、邵阳等重要城市,也将在“三高四新”战略引领下,成长为并驾齐驱的一核下的二核城市。这是未来五年的后话,我们坐等新的格局再次形成。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莫夏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