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立足县情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先试先行,突出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倒逼改革机制的创新,主动当好改革的“试验田”,下好改革的“先手棋”,推动了一些改革试点的探索创新走在全市甚至全省全国的前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活力。
统筹城乡改革创造了“桂阳模式”路径。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针对思想统一难、资金筹措难、征地拆迁难等问题,我们大胆先行先试,着力从创新机制入手,制定出台了擂台比武的遴选机制、以奖代投的扶持机制等十大示范建设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成功打造了“政府主导、镇村主体、产业支撑、示范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桂阳模式”,给城乡面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全面铺开积累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等20多家中省媒体专题报道,省内外40多个县市区来桂阳学习考察,2015年全市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得到市委易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年终验收考核中名列榜首。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大胆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路子,在2014年成功完成和平镇石碑村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和正和镇豆坪村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又在泗洲乡开展了确权登记颁证整体推进试点,在太和镇榜山村推行“数字产权”改革试点,在全县24个乡镇推行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并扎实做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春陵江镇鹏达、和平镇太坪、桥市乡盛桥3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我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验收组的充分肯定,极大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全市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
商事“三证合一”改革创新率先推行。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招”,在成功实施“先照后证”后,去年又率先在全市推行“三证合一”改革试点,有效压缩和减轻了企业投资的申办时间和资金成本,实现了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双减负”。截至去年底,全县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总数达226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20户、个体工商户17534户,市场主体总量达20220户,成为全市首个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万户的县市。其中,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趟出新路。率先在省、市同类县市区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将乡镇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通过国库或财政所一般预算户这个“关口”,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全县“三公”经费压缩金额1850万元,同比下降42.86%,“三公”经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做法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先后有10余个县市区到我县学习改革先进经验,被称为乡、村两级财税改革的“桂阳模式”。
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坚持把园区改革创新作为突破点,下好园区行政审批改革的先手棋,按照“部门(政府)委托、园区办理、部门备案“的运作模式,将职能部门的50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园区,对一些重要事项和法律规定不能委托授权的行政审批事项,由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或办事窗口,接收管委会统一管理,切实做到项目审批不出园,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大胆探索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桂阳实际,创新园区绩效工资考核,形成了《桂阳县工业园区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切实用改革的办法打破固定工资制,实行浮动的报酬制度,切实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农村电商产业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坚持用改革思维谋划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主动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内就全面完成了县级服务中心、县级仓储中心和66个村级服务站建设等各项工作,并于去年9月中旬正式启动运营,成为湖南首个实现运营的农村淘宝示范县。目前,全县村淘交易总额已突破1000万元,稳居全省第一,切实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电商产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坚持改革创新与农村发展相融合,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出台了《桂阳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制定土地流转相关政策,采取土地转包、出租、置换、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活力。目前,全县实现土地流转126.55万亩,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1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16家、县级94家;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1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6家、农家乐130家、农民合作社420家;优质烤烟、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8.84万亩和3万余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系中共桂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雷立文)
来源:红网
作者:雷立文
编辑:闵美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