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桂阳:突出五个重点 建设美丽乡村
2015-07-24 16:54:56 字号:
  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桂阳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群众对改变农村面貌、提升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迫切。桂阳县委、县政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把美丽乡村建设当作民生好事办实办好,突出抓好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样榜示范、改革创新、建立机制等五个重点环节,努力让农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突出规划引领,提升建设水平。高起点、前瞻性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在编制村庄规划时,桂阳注重依据实际,保持特色风貌,充分利用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优势,特别是将几千年农耕文明留下的古村落作为自然景观整体规划,突出“历史韵味、人文情怀”,充分挖掘古村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尽量展现乡村独特魅力。2014年,全县共完成中心村和重点村规划图集评审100个,编制自然村村庄规划3118个,5个村落列为国家级古村落保护开发名录,力求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风景线。如仁义镇白云村,村前溪水清澈,村后果园点缀,村外烟田遍布,村庄发展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黄沙坪街道办大溪古村,新建房一律规划在村外集中连片建房点,青砖老屋一律原汁原味修复,古道幽巷,楼阁错落,呈现古朴韵味。
  
  突出产业支撑,夯实建设基础。产业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桂阳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各村的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立足于做大支柱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了一批旅游休闲名村和特色农业大村,做到了“美一个村的环境、兴一个村的产业、富一个村的村民”。如正和镇西水村黎家洞组,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在建乡村、美乡村的同时,坚持产业兴村,大力支持和引进深圳华路仕智能产业、环保砖厂、利华制药等企业落户本地发展,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正和镇阳山村则以其古朴的民居建筑与和谐的民俗民风为旅游资源,结合其丰富的水果种植业,叫响“天下客家第一村”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让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乐业乐居。
  
  突出示范带动,激发建设热潮。桂阳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原则,从2014年5月份开始部署,只用了7个月就成功完成了1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和32个农村集中连片空心村改造建房示范点建设任务,成功打造了一批示范亮点。洋市镇庙下村等5个传统古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名录,为古郡桂阳增添了五颗闪亮的明珠;以共和邱家村为代表的小桥流水人家型、以樟市中留村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型、以仁义白云村为代表的山水田园风光型等10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圆满完成示范建设任务,已成为舂陵江畔一道靓丽风景,犹如十片金叶镶嵌舂陵风光带;郴桂嘉公路沿线的5个乡镇(街道)16个行政村的规范农村建房示范线,形成了一条具有湘南民居建筑特色的旅游观光带,仿佛一串花环装饰蓉城风光;32个农村集中连片空心村改造建房示范点星罗棋布,遍布全县,把古郡桂阳装点的更为美丽。在典型示范的带动下,2015年,全县有70余个村申请美丽乡村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正掀起一个新热潮。
  
  突出改革创新,增强建设动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桂阳通过锐意改革、敢于创新,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引导成立村民理事会。办好农村的事,关键靠群众。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各村村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立建设理事会,自筹建设资金、自选建房图集、自抓施工进度等,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三有三无”“三好三不”的准入条件(三有”即有村民建设理事会、有村民请愿承诺书、有建设筹资方案;“三无”即无废弃杂房、无旱厕、无裸露垃圾;“三好”即村组班子好、产业发展好、示范效果好;“三不”即拆房不补、用地不补、施工不阻,拆房征地补偿由各自然村自行协商解决。)、擂台比武的选点方式、“流动红旗”与“流动黄旗”的同步颁发、“以奖代补”等机制,激发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有力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健康快速推进。突出领导干部“领头羊”作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大整庸肃懒力度,严厉惩治“懒政”,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如桂阳最偏远最贫困的山区乡杨柳瑶族乡,2014年也成功在该乡四合石榴花村建成一个集中连片空心村改造建房示范点。建设过程中,该乡实行13名乡干部排班轮流蹲点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个干部在施工现场,随时掌握工作动态;每星期乡党政一把手至少到建设现场一次,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整村拆旧建新达34栋、总投资过1300万元、极具瑶乡风情的示范点在干部群众携手共建中7个月内就基本完成主体工程,2015年春节前34户村民全部入住新家。
  
  突出长效机制,强化建设保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桂阳逐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及时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定。如擂台比武争夺的选点机制。打破过去“上热下冷”的“输血式”乡村建设局面,充分考虑群众的自愿性与各村的竞争性,按照“三有三无”“三好三不”的准入条件,“公平、公正、择优”的竞争原则,创造性地建立了“擂台比武的遴选机制”,通过主动申报、初步筛选、专题片汇报、竞选演说等环节,由评委在竞选现场直接评分亮分,当场确定排名并宣布入选结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村民主体建设的推进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镇村主体作用,由各村选举成立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建设过程中房屋拆迁、资金管理、工程进度、质量监管等事务。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引导与监管,注重强化考核调度,建立“一周一通报、十天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评”的考核激励机制,把调度会与督查会相结合、经验介绍与现场表态相结合、“流动红旗”表彰与“流动黄旗”警告相结合,强有力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多元筹措投资的融资机制。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上,不大包大揽,而是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资,实行资金“以奖代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通过发动群众主动筹资筹劳、鼓励村组能人捐款参与、积极争取并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市财政的各类专项资金、全面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土地运作等多种方式筹融资金,有效弥补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缺口。

来源:红网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