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反特权从构建“规则文化”开始
2013-10-09 14:33:25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特权是封建剥削思想的余孽,是权力的异化和私欲的膨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特权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这显然与传统的文化习俗有关,中国的农耕文明和与之配套的皇权专制时间最长,在两千年中形成一套思维习惯,精英和草民都有共同之处,例如等级观念强、缺乏规则意识和法治传统等。权力崇拜和权力本位价值观已渗透进国人潜意识的文化心理状态中。

  长期受到这种文化熏陶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特别崇拜特权,认为有特权就可以绕过规则或者规则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作为规则制定者的历代统治者,却从不想把规则运用在自己身上,“刑不上大夫”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对制度毫无敬畏之心、对规则毫无格守之意,持一种权大于法、特权高于制度的傲慢心态。而作为社会底层的“草民”,恨的不是特权,恨的只是自己没有特权,于是在自己没有某种特殊身份的情况下,出于一种自利,冥思苦想的是怎么规避规则,用自己的小智慧去逃过规则的约束。

  如今,尽管社会进步了,当代宪法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是残余封建文化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上很多领域发生的一系列令百姓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背后都可以发现特权的影子。例如:一些垄断行业及其工作人员忽视公众的合理要求,背后依赖的是因垄断产生的行业特权;一些地方官员的公车经常无视交通规则甚至动辄酒驾肇事,反映的也是官本位的特权等等。

  规则文化的缺失导致特权文化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在日常生活中,逃避规则、绕过规则不但不会被众人鄙视,而且还平添几分崇拜和羡慕,亲密的朋友之间还会交流逃避规则的经验;惯于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往往被大家视为“有门路”“协调能力强”,广受欢迎和尊敬;有的基层执法人员遇到特权行为不但不敢制止,自身似乎还先矮了三分;甚至有人露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羡慕之情。

  当下,不仅要制定制度、禁令和行为规则等刚性规则,更应首先铲除滋生特权思想的文化土壤,如果仅仅靠运动式的思维和办法来反对特权,而不从构建规则文化开始,是不可能取得一劳永逸功效的。今天,我们固然可以反掉“特权车”,但是,明天是不是又会冒出“特权票”“特供烟”“内部房”之类的?只要还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文化,特权现象就永远也不会绝迹。

  文化内化于心,也外化于行。因此,反特权要重在树立规则意识、培育规则文化。通过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社会全体成员道德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要引导领导干部从内心深处摈弃官本位思想和等级意识,推动个人价值观的重建,不断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和人人平等的权利原则,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从源头上扼杀特权思想产生的苗头。同时,加大违规成本,挤压“走捷径”“潜规则”的生存空间,提高特权腐败的代价,使特权腐败成本大大高于收益,树立制度的权威,威慑有特权思想者,打击有特权行为者,使之不敢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促使制度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培育规则文化,让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自觉形成“人人遵守制度,执行制度和维护制度的政治习惯”,发挥以身作则的“身教”的带头示范作用,克服对“潜规则”认同甚至同流合污的现象,真正把制度转化为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长此以往,通过上行下效,引发民众规则意识不断增强的“连锁反应”,在全社会营造按规则办事、按规矩行事、尚廉鄙腐的良性社会文化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淮安市纪委)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韩高峰 邰洪刚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