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辽源:棚改下的转型与重生
2013-09-12 15:24:45 字号:

  新华网长春9月12日电(记者王存理、朱小燕)从昔日的煤海到资源枯竭型城市,吉林省辽源市有过辉煌和荣耀,也有过衰落与阵痛。棚户区改造,助推了辽源市的转型与重生。

  曾经,大半座城市是棚户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辽源市因煤而闻名于世。上世纪50年代,“因煤设市”的辽源市煤产量曾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4%,煤炭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但是,日伪时期的掠夺式开采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超开采,加速了辽源煤炭资源的枯竭。社科院一份报告中提到,到上世纪90年代后,辽源出现经济衰退、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的问题,从1990年至2001年,连续十一年经济徘徊不前,增长率仅为2%-4%,财政收入全省最低。

  此外,由于资源枯竭,大量人口失业。从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辽源失业人口逐年大幅度上涨。2005年,辽源全社会单位从业人员从24万人降到9.5万人,产业工人年均减少1万人左右。

  “辽源市的棚户房大都是以煤矿区住宅为主,最早建于日伪时期,多数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年代大都在50年以上,很多已成为危房、险房。”辽源市住建局局长许万才介绍说。

  除了年限久远,辽源市棚户区面积大、数量多、分布广。棚改工程启动之初,辽源共有棚户区40片,占地13.6平方公里,棚户区居民10.6万户共29.7万人,6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棚户区。

  从资料照片上更清晰地看到,当年辽源市的棚户区房子密密麻麻、低矮破旧,人们在老旧房子前又搭出房前房、房后房。从市中心的龙首山望下去,城市的一半地区都是棚户区。

  棚改,让棚改户“心也亮堂了”

  32岁的王樱晓生在辽源,长在辽源,几年前嫁到婆家时,住进了一间比她的年龄还大的棚户房。王樱晓说,棚户房拥挤狭窄,冬冷夏热,漏雨漏风。“每逢下雨,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心里不知道有多憋屈。”

  从2003年开始,辽源市开始采煤沉陷区治理,2006年辽源市组织开展了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他们以“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集中、连片改造”为原则,坚持规划先行,与城市扩容、功能提升、园区建设、退城进区、沉陷区治理统筹考虑。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辽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已拆迁居民超过8.8万户,拆除房屋395.7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住宅680万平方米,已回迁安置居民6.7万户,累计完成投资83.6亿元。”辽源市副市长谭海说。

  今年5月份,王樱晓一家回迁搬进阳光新城小区的一处两室楼房。“住的地方宽敞明亮了,心里也亮堂了。”王樱晓说。

  “辽源通过棚改工程,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4.2平方米提高到21.2平方米。”辽源市住建局副局长李莉说。

  棚改,助推辽源华丽转型

  辽源市棚户区改造解决的不仅是大规模的住房改造工程,更是一个大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2008年,辽源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在认真分析辽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辽源进一步明确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棚改工程,正是这座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利助推器。

  他们将棚户改造与城市规划、经济转型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努力实现聚合式发展,实施了“南开北拓、西进东扩、建设三环、发展组团”的扩张战略。

  目前,现代化的南部新城启动建设,预计可形成吸纳15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城区,市区面积将扩大到60.16平方公里。13公里一环路全线贯通,三环四纵六横的城市路网逐步完善。东辽河景观带、仙城大街景观带、辽河广场等市政工程建成,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借助棚改,辽源市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近三年,城市累计植树50万株,累计新增绿地4556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83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面达到38%以上。

  棚户区改造使辽源腾出大片土地,为引进项目、发展经济拓出了空间。自2008年以来,辽源加快发展产业园区,辽源市八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885户,从业人员1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亿元,占全市的55.8%。以东北袜业园为例,形成了15亿双棉袜的产能。

  棚改工程实施以来,城市功能品位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硬件改善,承载集聚要素能力显著提升,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外来企业落户辽源。2012年,辽源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197亿元,全省第二。2013年上半年,全市对接项目230个,引进域外资金260亿元,同比增长6%。南京先声、宁波均胜、深圳粤海等一大批企业先后落户辽源。

  目前,辽源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纺织袜业6个替代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5%,传统煤炭工业占比下降到6.8%。

  辽源的棚改,发挥了助推民生不断改善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双重效应,助推辽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让辽源这个因煤而兴的城市,摆脱了“煤竭城衰”的命运,实现了华丽转型。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存理 朱小燕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