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现状
安化县党政人才现状优势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趋向合理。目前,共有党政人才2965名,其中行政机关占53%,党的机关占8%、人大机关占3%、政协机关占1%、其他单位占35%。二是结构不断优化。经统计,所学专业以经济学、农学、法学为主;年龄45岁以下的占75%;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74%。三是使用力度较大。近年来,通过公开选拔考试、竞争性上岗、提拔重用等方式,共有240余名党政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引进渠道单一。党政人才来源主要是接收军队复退人员、公开招录公务员、公开选拔三条途径,入口狭窄。二是经济待遇不优。党政机关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进专业技术好、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党政人才。三是综合能力不强。真正会服务、懂经济、善管理的党政人才较少,难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对此,安化县高度重视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渠道加大引进力度,努力提高政治经济待遇,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服务安化科学发展、服务绿色崛起。
二、制定培养计划
明确指导思想。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安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力争新提拔者100%通过任职资格考试和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新考录者90%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熟悉安化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党政人才队伍。
丰富培养途径。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创新远程教育、考察学习、基地实践等培养方式;根据党政人才的专业特长与成长经历,有计划选派到县直以上部门跟班学习;拓宽“结对式”培养,由县级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年轻党政人才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培养;加强实践锻炼和基层历练,培养实干型、复合型人才。
完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抓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职责,把党政人才培养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安化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党政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型党政人才的薪酬待遇,开展内容丰富的评先评优活动,积极宣传和推荐先进典型,并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完善各种日常管理机制,对党政人才实行跟踪服务,突出人性关怀,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搭建锻炼平台
教育培训提素质。制定了《安化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暂行办法(试行)》,对主体培训班实行学分制考核,注重引入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模式,自主编写《社会应急管理》、《招商引资实务》、《安化生态旅游》等教材,培训效果明显提升。去年以来,选派30多名干部赴上级党校(高校)和先进地区培训学习,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其中主体班1期,专修班2期,短训班16期,培训2000余人次。结合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的开展,向党政干部推荐阅读《中国的品格》等书目,认真组织开展“读书、讲课、写作、竞赛”四项活动。同时,采取组织专家团送理论下乡、以会代训等方式帮助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提升素质。
上派下挂强历练。坚持选派党政人才到信访执法、综治维稳、征地拆迁等重点部门或重点工程一线体验锻炼,让其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近年来,积极选派干部参与县城污水处理厂、海螺水泥项目、朱溪口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选派10余名干部到信访维稳等工作岗位锻炼,下派20多名县直单位年轻干部到基层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参与茶马古道风景区建设和南区开发等中心工作,组织100多名干部到县直以上部门单位跟班学习。
深入实践促成长。去年以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民情直达活动,积极为后备干部、年轻干部搭建成长平台。设立了558个村级民情直达工作室,规定每个工作室必须有3名以上县乡干部,定期开展“大走访”活动,每月26日至28日为驻室工作日,统一填写《工作日志》。工作要求主要是“一个服务、四个促进”,即:服务群众,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组织进行年终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干部档案,与提拔奖惩挂钩。目前,共召开民情座谈会240多场次,下乡走访群众15000多户,解决和解答民情问题9800多个。
四、加大使用力度
坚持竞争机制“引才”。制订了《安化县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实施办法》,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观念,为优秀党政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近三年,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性选拔,选拔任用了9名县直副科级领导干部和2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实现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2010年,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行业的界限,面向全市公开选拔6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并通过竞争性选拔的方式,为乡镇配备了9名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的领导干部。同时,指导检察、审计等部门单位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
完善推荐机制“聚才”。推行县委署名推荐正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人选制度。2010年,就县畜牧局局长和县人大机关四个委室主任岗位,实行县委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初始提名人选,根据被推荐对象得票排名设置差额,进入选任程序。推行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署名推荐县管干部初始提名人选人才库制度,现已储备党政正职初始提名人选12名,副职初始提名人选23名。如出现领导职位空缺,优先从人才库中择优确定向县委推荐的初始提名人选。同时,推行干部提名推荐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提名或提名失误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加大交流机制“活才”。近年来,针对党政人才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不利于健康成长,容易形成知识观念陈旧、视野相对狭窄、工作激情减退等缺陷,积极加大县直单位与乡镇、前乡与后乡、库区片和坝下片、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党政人才交流力度。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跨地域、跨行业交流干部,其中安排8名乡镇主要领导到县直单位任职,从县直单位选派2名优秀干部到乡镇任主要领导,将2名不胜任现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调整到副科级岗位,另有8名不胜任领导岗位、干部群众反映大的干部被免职。
五、完善管理制度
部门联动科学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发挥人事、编制、纪检监察、政法综治和计划生育等部门联动作用,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水平,构建党政人才健康成长工作机制。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党政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断完善培养、吸引、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制度约束规范化。制定了《安化县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实施细则》,确保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失责追究,使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更具体、更规范。制定了《安化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安化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办法》,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行为满意度问卷测评,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全面实行问卷考察制度,根据不同对象科学设计考察问卷,全面客观评价考察对象。该制度实施以来,共对600多人进行了问卷考察。在公开选拔干部中,实行综合量化考察,其中问卷考察40分,年度考核情况15分,考察组综合评价45分,探索推行科学考评体系。
日常管理动态化。全面推行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联系县直部门单位和乡镇制度以及干部考察情况反馈制度,督促被反馈对象不断扬长避短,改进工作,并强化干部经常性考察。制定了《被举报县管干部教育谈话制度》、《被举报县管干部跟踪管理制度》和《被举报县管干部核查保密制度》三项制度,健全被举报对象监管机制,对被举报对象采取教育谈话的方式及时警醒,凡被举报对象受到了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的,实施跟踪管理。同时,严厉整肃干部作风,制定了“严禁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严禁参与和幕后操纵非法上访、群体性事件;严禁上班时间打牌;严禁工作日午餐饮酒”等“八个严禁”规定,实行举报有奖,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和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并将动态管理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作者系益阳市安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来源:红网
作者:祁辉
编辑:闵美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